[发明专利]金属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3465.8 | 申请日: | 2016-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67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道;杨屹;刁爱民;王丽平;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晶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3/00 | 分类号: | C22F3/00;C21D1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材料 内部 微观 缺陷 修复 方法 | ||
1.金属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判断待修复的金属材料的磁性能与基体内部微观缺陷的组态类型;
步骤二,将待修复的金属材料置于能够产生脉冲磁场和脉冲电场的外界物理场激发装置中;
步骤三,根据待修复的金属材料的磁性能与基体内部微观缺陷的组态类型选择以下外场处理工艺之一进行修复:
a、若待修复的金属材料为非铁磁性材料且基体内部微观缺陷组态中主要以线缺陷塞积形成的局部微裂纹萌生核,则启动外界物理场激发装置,先施加0~30s的磁脉冲作用,再施加5~15个电脉冲作用,该项外场处理工艺的整个处理时间为5~45s,即可完成对金属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修复;
b、若待修复的金属材料为铁磁性材料且基体内部微观缺陷组态中主要以面缺陷构成的微裂纹萌生核,则启动外界物理场激发装置,同时施加磁脉冲和电脉冲作用,整个处理时间为5~45s,即可完成对金属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修复;
c、若待修复的金属材料为铁磁性材料且基体内部微观缺陷组态中主要以线缺陷塞积形成的局部微裂纹萌生核,则启动外界物理场激发装置,先施加0~35个电脉冲作用,然后施加5~45s的磁脉冲作用,即可完成对金属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修复;
其中,所述磁脉冲作用的磁场强度为0~3T,磁脉冲频率为1~10Hz,每施加完一个磁脉冲作用后间歇0.1~1s;所述电脉冲作用的脉冲电流密度为10~103A/mm2,单个电脉冲作用的时间为0.01~200ms,每施加完一个电脉冲作用后间歇0.1~1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界物理场激发装置包括脉冲电源和电极、以及励磁电源、多匝励磁线圈和铁芯,所述电极与脉冲电源电连接,所述多匝励磁线圈与励磁电源电连接,所述铁芯套设于多匝励磁线圈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磁场由工频交流电压向高压电容器组充电储能后向多匝线圈释放最大为4×104A的磁化电流产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脉冲作用包括矩形直流脉冲和交流尖形脉冲。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金属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修复的金属材料包括含有金属元素的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晶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未经武汉晶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34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