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4878.8 | 申请日: | 2016-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4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秉澈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13/68 | 分类号: | B60T13/68;B60T1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李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液压 制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液压制动系统。该系统包括能够实现备用制动性能的提高和踏板模拟器的设计自由度的提高的踏板模拟器。该系统包括:主控制缸,其连接至制动踏板同时经由踏板侧液压管线连接至踏板模拟器;以及副控制缸,其连接至制动踏板同时经由踏板侧液压管线连接至踏板模拟器和流体储存器。第一模拟器阀安装在位于主控制缸与踏板模拟器之间的踏板侧液压管线的部分处。第二模拟器阀安装在位于副控制缸与流体储存器之间的踏板侧液压管线的部分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液压助力器制动系统,其包括踏板模拟器,用于基于驾驶员的接合度(engagement degree,踩踏度)产生踏板感觉,以基于驾驶员的制动意图产生制动所需的液压并且将所产生的液压提供至车轮制动器。
背景技术
最近开发的车辆利用使用电子控制系统的线控制动技术进行制动控制来代替本领域中已知的一般的液压控制系统。在这种电子控制的制动系统中,通过使用电马达产生基于驾驶员的制动意图进行制动所需的液压。基于马达的驱动产生的液压被传递至每个车轮的车轮制动器(轮缸),并且因此产生制动力。使用电子致动器来控制液压的这样的电子控制的制动系统通常称为“电动液压制动系统(EHB)”,即,“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电子液压制动系统以独立的方式控制在相应车轮处产生的制动力。因此,可以实现例如与电子稳定控制(ESC)或防锁死制动系统(ABS)有关的功能。泵常常用作电子致动器,电子致动器就是在一般的液压助力器制动系统中使用的,即,如上所述的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泵将在马达的驱动期间产生的旋转力转换成线性力,以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上移动活塞。根据活塞的移动,对缸的室中的制动液进行加压,从而产生液压。
在该电子液压制动系统中,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基于驾驶员的踏板踩下(例如,接合度)产生的踏板行程,并且通过马达的驱动使得泵基于感测结果产生液压,并且因此控制相应车轮的制动力。此外,电子液压制动系统配备有使驾驶员能够感知如在一般的液压制动系统中的踏板感觉的踏板模拟器。具体地,当驾驶员踩下或接合连接至控制缸的踏板时,提高了控制缸中的制动液的液压。来自控制缸的液压经由踏板侧液压管线传递至踏板模拟器,并且因此从踏板模拟器产生踏板感觉。
此外,响应于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通过制动踏板传感器(例如,踏板行程传感器)感测的驾驶员的踏板输入(例如,制动输入),即,踏板行程值,来计算驾驶员期望的目标液压。基于所计算的目标液压,控制器被配置为驱动马达,以使得泵产生液压。从泵中产生的液压被传递至每个轮缸,并且因此获得期望制动力。
同时,在传统的电子液压制动系统中,经由踏板侧液压管线连接控制缸侧和踏板模拟器侧。此外,在这样的传统电子液压制动系统中,当系统出故障时,则电子致动器中的马达停止操作。具体地,打开切断阀,以基于驾驶员的脚踏力允许从控制缸中产生的液压直接传递至车轮制动器(轮缸)。因此,通过控制缸的液压产生制动力。
与这种情况相结合,针对当系统出故障时驾驶员的脚踏力产生的制动力的增大,必须减小控制缸的内直径。然而,当控制缸的内直径减小时,经由踏板侧液压管线连接至控制缸的踏板模拟器侧处的液压可能在给定踏板行程增大。尤其地,踏板模拟器的元件(例如,弹簧和橡胶阻尼器)的耐用性可能是不够的。
为了增加踏板模拟器的弹簧和缓冲器的耐用性,必须增大踏板模拟器的尺寸。然而,由于踏板模拟器的密封摩擦增大和受限的发动机舱布局空间,使得踏板模拟器的尺寸的增大受到限制。在这方面,减小控制缸的内直径对提高备用制动性能存在局限性,备用制动性能即,当系统出故障时在切断阀的打开状态下通过驾驶员的脚踏力(例如,接合度)从控制缸产生的液压产生制动力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助力器制动系统,其包括能够实现备用制动性能的提高和踏板模拟器的设计自由度的提高的踏板模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48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