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的集成电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46736.5 | 申请日: | 2016-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5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谢鸣静;郭卫农;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3/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集成 电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集成电感。
背景技术:
业界采用的集成电感最早是环形结构,两个绕组分别绕制在两个半圆,从而形成两个共磁芯的电感。这种方式的集成电感磁路密闭,散热性好,空间利用率不高,绕线比较复杂;后续使用了条形磁芯或者轨道圆柱的组合集成电感,线包分别绕制在两侧的边柱上面,解决了空间和绕制问题,但是存在漏磁、组装定位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集成电感器,既集成普通组合电感器空间利用率和绕制简单的优点,又解决漏磁、组装定位困难等问题。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新型的集成电感,包括线圈、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连接在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之间的柱状磁芯,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柱状磁芯连为一体,线圈创绕在柱状磁芯上形成线包柱,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柱状磁芯的相接处,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具有定位孔,柱状磁芯的端部插入到定位孔中,且在相接处存在气隙,便于改变电感的硬度。
所述的线包柱至少含有两个。
在实施中,可以是所有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柱状磁芯的相接处都存在气隙,也可能是部分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柱状磁芯的相接处存在气隙。
进一步地,气隙可存在于相接处的其它部位,但端部的端面和定位孔的孔底之间更容易被调节。
所述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可为柱体形状、板型等其它任意形状,只要适于设置定位孔。
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柱状磁芯分别为相同的材料或者不同的材料,所述材料包括铁硅铝、铁硅、铁粉芯、非晶、铁氧体。
本发明上下磁芯开孔,可以用于安装绕线柱的定位问题;线包柱嵌入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定位孔中,解决了电感的漏磁问题;电感上下条状磁芯和线包柱存在一定的气隙,在电感体积和电感感值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平衡,通过调节气隙调节电感硬度;同时提高了电感空间利用率,便于安装以及自动绕线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两柱集成电感示意图。
图1a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磁芯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的局部放大图,以重点显示气隙。
图2是本发明三柱集成电感示意图。
图2a是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磁芯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的局部放大图,以重点显示气隙。
图3是本发明对称三柱集成电感芯示意图。
图3a是图3所示实施方式的磁芯示意图。
图3b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以重点显示气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1a、1b所示,本实施例磁芯构建的是口字型结构。柱磁芯11、12为线包绕柱,柱磁芯11、12处在第一磁芯13和第二磁芯14之间并连接为一体,线包绕柱磁芯两端分别嵌入连接于第一磁芯13、第二磁芯14的定位孔130、140里面,附图标号10为线圈。线包绕柱磁芯11、12的端面与第一磁芯13、第二磁芯14的定位孔130、140孔底存在一定的气隙100。线包绕柱磁芯和外围磁路磁芯也即第一磁芯13、第二磁芯14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线包绕柱磁芯和外围磁路磁芯的材料可以是铁硅铝、铁硅、铁粉芯、非晶、铁氧体等,线包绕柱磁芯和外围磁路磁芯分别为不同的材料,可改变电感的直流偏置曲线。这种集成电感可以使用在双路交错180度的电路上使用。
参照图2、2a、2b,电感磁芯双口字型结构。柱磁芯21、22、23处在第一磁芯24和第二磁芯25之间并连接为一体,柱磁芯21、22、23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磁芯24和第二磁芯25的定位孔240、250里面。柱磁芯21、22、23的端面与第一磁芯24和第二磁芯25的定位孔240、250孔底存在一定的气隙200。电感线包绕制在线包绕柱磁芯21、23上,形成线圈20;柱磁芯22分别与线包绕柱磁芯21、23构成磁通回路,柱磁芯和外围磁路磁芯也即第一磁芯24和第二磁芯25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柱磁芯和外围磁路磁芯的材料可以是铁硅铝、铁硅、铁粉芯、非晶、铁氧体等,柱磁芯和外围磁路磁芯分别为不同的材料,可改变电感的直流偏置曲线。这种集成电感理论上可以使用在双路交错任意角度的电路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6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