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层评价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储层评价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9753.4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4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光有;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刘飞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评价 模型 建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储层评价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将预设数量个孔洞的尺寸代入预设围岩力学模型,得到每个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深度计算模型;
使用每个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深度计算模型,计算该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极限深度;
基于所述预设数量个孔洞、以及所述预设数量个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极限深度,建立孔洞尺寸与储层极限深度的函数模型;
其中,所述围岩力学模型包括立方体形围岩力学模型;所述分别将预设数量个孔洞的尺寸代入预设围岩力学模型,得到每个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深度计算模型,包括:对于所述预设数量个孔洞中的每个孔洞,基于该孔洞的尺寸设置所述立方体形围岩力学模型的边长,将设置后的所述立方体形围岩力学模型作为该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深度计算模型;
所述计算该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极限深度,包括:按照地层深度从浅到深的顺序,依次计算该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深度计算模型中塑性区的尺寸,直至塑性区的尺寸大于或等于该孔洞的尺寸为止,将此时的地层深度作为该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极限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数量个孔洞、以及所述预设数量个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极限深度,建立孔洞尺寸与储层极限深度的函数模型,包括:
针对所述预设数量个孔洞与所述预设数量个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极限深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孔洞尺寸与储层极限深度的函数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尺寸与储层极限深度的函数模型为:
H=-599.6lnD+9446.1;
其中,
H为储层极限深度;
D为孔洞尺寸。
4.一种储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储层;
基于孔洞尺寸与储层极限深度的函数模型,计算所述目标储层所对应的孔洞尺寸;
基于所述目标储层所对应的孔洞尺寸,评价所述目标储层;
其中,所述孔洞尺寸与储层极限深度的函数模型为:H=-599.6lnD+9446.1;H为储层极限深度;D为孔洞尺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储层,包括:
将工区中目标沉积相所对应的地层作为目标地层;
从所述目标地层中选取目标储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储层所对应的孔洞尺寸,评价所述目标储层,包括:
当所述目标储层所对应的孔洞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评价所述目标储层为优势储层;
当所述目标储层所对应的孔洞尺寸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并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评价所述目标储层为有效储层;
当所述目标储层所对应的孔洞尺寸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并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时,评价所述目标储层为普通储层。
7.一种储层评价模型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层深度计算模型获取单元,用于分别将预设数量个孔洞的尺寸代入预设围岩力学模型,得到每个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深度计算模型;
储层极限深度计算单元,用于使用每个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深度计算模型,计算该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极限深度;
函数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预设数量个孔洞、以及所述预设数量个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极限深度,建立孔洞尺寸与储层极限深度的函数模型;
其中,所述围岩力学模型包括立方体形围岩力学模型;所述分别将预设数量个孔洞的尺寸代入预设围岩力学模型,得到每个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深度计算模型,包括:对于所述预设数量个孔洞中的每个孔洞,基于该孔洞的尺寸设置所述立方体形围岩力学模型的边长,将设置后的所述立方体形围岩力学模型作为该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深度计算模型;
所述计算该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极限深度,包括:按照地层深度从浅到深的顺序,依次计算该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深度计算模型中塑性区的尺寸,直至塑性区的尺寸大于或等于该孔洞的尺寸为止,将此时的地层深度作为该孔洞所对应的储层极限深度。
8.一种储层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储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储层;
孔洞尺寸计算单元,用于基于孔洞尺寸与储层极限深度的函数模型,计算所述目标储层所对应的孔洞尺寸;
目标储层评价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储层所对应的孔洞尺寸,评价所述目标储层;
其中,所述孔洞尺寸与储层极限深度的函数模型为:H=-599.6lnD+9446.1;H为储层极限深度;D为孔洞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97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基板清洁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位置标识功能的工作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