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C‑KIT基因1654‑1689位突变的引物、探针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54358.5 | 申请日: | 201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3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莫敏俐;李晖;陈钊;丁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雅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kit 基因 1654 1689 突变 引物 探针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检测C-KIT基因突变的引物、探针及相关试剂盒。
背景技术
C-KIT是一种原癌基因,位于染色体4q11-12,全长约80kb。C-KIT编码的C-KIT蛋白属于III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它是分子量约为145KD的跨膜蛋白,包含了胞内的酪氨酸激酶区、跨膜区和配体结合位点胞外区。当配体与其结合后能激活自身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通过一系列反应激活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研究表明,在GIST患者中C-KIT基因突变率约为90%。
目前Sanger测序法是C-KIT基因突变检测的主要方法。然而,该方法的灵敏度低,会导致漏检及假阴性的发生,而且检测时间长,无法满足临床检测的实际需求。临床上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高灵敏度、快速的C-KIT基因突变检测技术。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日常检测中发现了与胃肠道间质瘤有关的位于C-KIT基因的新突变位点,即1654-1689位缺失突变。本发明的发明人针对该突变开发了一种快速、高灵敏、操作简便的检测试剂盒及相关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GIST化疗预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C-KIT基因突变的引物和探针,所述突变是1654-1689位缺失36碱基突变(碱基突变:1654_1689del36,蛋白突变:M552_I563del)。本发明的引物与探针包括如下序列:
正向引物(F):CCCACAGAAACCCAATGGAA(SEQ ID No:1)
反向引物(R):AAGTCACTGTTATGTGTACCCAA(SEQ ID No:2)
探针(PB):CATGGAAAGCCCCTGTTTCATACTGACC(SEQ ID No:3)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检测C-KIT基因1654-1689位突变的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SEQ ID No.1-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和SEQ ID No.3所示的探针。
根据所采用的PCR方法,本发明的试剂盒还可以包括内参基因和内控基因。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检测C-KIT基因1654-1689位突变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样本中的基因组DNA,检测样本包括新鲜病理组织、石蜡包埋组织、全血和血浆等;
(2)用本发明的试剂盒对DNA进行扩增;
(3)根据荧光PCR仪显示的Ct值判断检测结果:检测反应体系的FAM荧光强度,以FAM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所需要的循环次数Ct值作为阴性、阳性判定标准,Ct值>38或无扩增为阴性,Ct值≤38为阳性。
本发明采用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技术,可以特异性检测C-KIT基因突变。此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检测阴性样本(野生型)的PCR图。
图2为检测突变阳性样本的PCR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制造厂商建议的条件。
一.原理
本发明的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同DNA模板结合后,Taq DNA聚合酶以脱氧核苷酸(dNTP)为底物,对内参基因(Internal Reference,IR)及C-KIT基因突变型基因进行体外扩增。检测采用荧光PCR技术,通过特异性探针水解释放荧光,监测PCR反应的进行,确定C-KIT基因突变情况。
本发明的试剂盒单独设置了内参基因检测体系。内参基因是区别于待检C-KIT基因的管家基因。通过检测内参基因的扩增情况(FAM通道),可分析待检DNA是否能被正常扩增,从而排除DNA纯度、浓度不佳,或者含有PCR抑制剂等造成PCR检测失败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雅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雅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54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