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巷道超前支护控制系统及编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58418.0 | 申请日: | 201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5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军;余佳鑫;马鹏宇;黄金福;仲兆峰;郭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12 | 分类号: | E21D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控制器 控制系统 无线收发装置 巷道超前支护 控制装置 手持无线 超前支护支架 指令输入设备 发生故障 故障发生 降低系统 通讯连接 无线连接 巷道作业 硬件成本 高效性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巷道超前支护控制系统及编号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一个手持无线控制装置,一个无线收发装置,以及至少两个支架控制器;所述手持无线控制装置作为控制系统的指令输入设备,与所述无线收发装置无线连接;所述无线收发装置与至少两个所述支架控制器中的一个支架控制器保持通讯连接;至少两个所述支架控制器分别设置于其对应的超前支护支架上,用于对支架控制器进行编号,以在故障发生时,定位发生故障的支架控制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巷道超前支护控制系统及编号方法能够明显的降低系统的硬件成本,提高巷道作业的安全性及高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煤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巷道超前支护控制系统及编号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矿山开采,尤其是煤矿的井工开采中,巷道的掘进作业是所有其他作业的先决条件。条件较好的矿山或煤矿巷道掘进作业虽然已由从前人工临时支护方式逐渐采用超前液压支架支护的方式进行替代,但尚未引入电液控制系统,巷道掘进作业的安全性及高效性仍然不足。一方面,现有综采工作面上的电液控制系统一般必须有一台专用支架服务器,主导完成系统的编码工作,其通常必须安装在端头或端尾支架控制器,且没有公开其编码方法;另一方面,基于巷道超前支护的特殊性,所需配套超前液压支架的电液控制支架控制器数量一般不多,相比综采工作面的电液控制系统而言,配备专用支架服务器不但会明显增加系统的硬件成本,还要保证后期的维护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巷道超前支护控制系统及编号方法,以提高巷道作业的安全性及高效性,避免因在控制系统中设置支架服务器而造成系统硬件成本上不必要的浪费。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巷道超前支护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个手持无线控制装置,一个无线收发装置,以及至少两个支架控制器;
所述手持无线控制装置作为控制系统的指令输入设备,与所述无线收发装置无线连接;
所述无线收发装置与至少两个所述支架控制器中的一个支架控制器保持通讯连接;
至少两个所述支架控制器分别设置于其对应的超前支护支架上,所述支架控制器同与之相邻的超前支护支架上的相邻支架控制器之间保持点对点连接,至少两个所述支架控制器中的一个支架控制器与所述无线收发装置保持通讯连接,并且与所述无线收发装置保持无线通讯连接的支架控制器被选定为主支架控制器,用于对其他支架控制器进行编号,以便在故障发生时,定位发生故障的支架控制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巷道超前支护控制系统编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主支架控制器分别向其左侧及右侧的相邻支架控制器发送数量统计请求,其中,所述主支架控制器发送的数量统计请求中包含的统计数量值为0;
所述相邻支架控制器接收所述数量统计请求,向所述主支架控制器反馈响应,将所述数量统计请求中的统计数量值加1;
所述相邻支架控制器将统计数量值改变以后的数量统计请求发送至下一个相邻支架控制器,直至下一个相邻支架控制器不再存在;
当下一个相邻支架控制器不再存在时,所述相邻支架控制器将所述统计数量值反馈至所述主支架控制器;
所述主支架控制器根据所述相邻支架控制器反馈的统计数量值统计支架控制器的数量;
所述主支架控制器根据统计得到的支架控制器的数量,为各个支架控制器编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巷道超前支护控制系统及编号方法,通过能够接收手持控制装置发送的控制指令的无线收发装置,并在多个支架控制器中选择一个作为主支架控制器,避免了在巷道超前支护控制系统中单独设置服务器的必要,从而显著降低了系统的硬件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58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