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包含丙烷和二甲醚的原料物流中脱除二甲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58708.5 | 申请日: | 2016-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1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彭新文;吕建宁;丁干红;杨春胜;李继翔;周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惠生(南京)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1/38 | 分类号: | C07C41/38;C07C4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王长青 |
地址: | 20121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含 丙烷 甲醚 原料 物流 脱除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包含丙烷和二甲醚的原料物流中脱除二甲醚的方法,其中包括在先的二甲醚脱除段和随后的水洗段,其中在二甲醚脱除段利用有机含氧化合物或其水溶液物流作为萃取剂对包含丙烷和二甲醚的原料物流进行萃取,萃取后的原料物流之后在水洗段进行水洗,而且其中离开水洗段的洗涤水流继续进入二甲醚脱除段,在其中与有机含氧化合物一起用作萃取剂,按照这种方式连续操作,最后在二甲醚脱除段底部得到包含二甲醚和有机含氧化合物的物流和在水洗段顶部得到纯化后的原料物流。按照本发明,所获得的纯化后的原料物流可用作丙烷脱氢和轻烃裂解的原料,也可用作液化石油气,由此大幅度提高了所述原料物流的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从包含丙烷和二甲醚的原料物流中脱除二甲醚的方法,特别涉及含氧化合物转化过程中副产的包含丙烷和二甲醚的物流的纯化。
背景技术
在含氧化合物转化如含氧化合物制烯烃(OTO)、甲醇制烯烃(MTO)和含氧化合物制汽油等多种工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反应流出物中通常包含丙烷和二甲醚,而由于二甲醚的沸点(常压下为-24.8℃)与丙烷的沸点(常压下为-42.0℃)相差不大,在这些反应流出物的后续精馏分离过程中,二者一般存在于同一物流中,即通过普通精馏过程很难将二者分开。因此,需要进一步处理包含丙烷和二甲醚的物流来从中脱除二甲醚。
典型地,在含氧化合物制烯烃的过程中,由于作为原料进料的和/或作为中间产物形成的二甲醚没有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并且由于实际的后续分离过程中轻烃物流中含氧化合物的脱除效果不够理想,致使包含丙烷的轻烃物流中通常包含二甲醚。
对于丙烷和二甲醚两者来说,二甲醚可以用作含氧化合物制烯烃的反应原料,丙烷则可以用作丙烷脱氢和轻烃裂解的原料,也可用作液化石油气,它们都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但丙烷脱氢和轻烃裂解对原料丙烷中的二甲醚含量有严格限制,如要求原料丙烷中的总氧化物(包括二甲醚、甲醇和丙酮等)含量≤100mg/kg,且要求其中甲醇含量≤30mg/kg,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则明令禁止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质检特函(2008)17号《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通知》),由此在含氧化合物制烯烃过程中副产的包含丙烷和二甲醚的物流并不能直接用作丙烷脱氢和轻烃裂解的原料,也不能直接用作液化石油气。
为了提高含氧化合物转化如含氧化合物制烯烃过程中副产的包含丙烷和二甲醚的物流的利用价值,如使之可用作丙烷脱氢和轻烃裂解的原料和/或用作液化石油气,有必要从中脱除二甲醚得到纯化的包含丙烷的物流,同时还可以回收二甲醚重新用作含氧化合物转化过程的反应原料。
US20030125597A1涉及一种从烯烃物流中脱除二甲醚的方法,其中所述烯烃物流获自含氧化合物制烯烃过程,所述烯烃物流在干燥脱水后精馏得到丙烷和二甲醚,然后进一步使丙烷和二甲醚与水接触使丙烷与二甲醚分离,分离出来的二甲醚返回含氧化合物制烯烃反应,而分离出来的丙烷物流最多包含95wt%的丙烷。
CN103232311A涉及一种从甲醇制丙烯物流中脱除二甲醚的方法,其中应用吸附介质吸附脱除部分二甲醚,和通过精馏分离丙烯与丙烷和二甲醚,但其中并没有进一步分离丙烷和二甲醚。
US2004/0215043A1涉及一种在甲醇制烯烃方法中选择性回收和循环二甲醚的方法,其中在主二甲醚吸收区中使用部分进入MTO反应区的甲醇进料作为洗涤溶剂,此时可明显降低不希望被二甲醚循环物流捕集的轻质烯烃的量,之后将来自主二甲醚吸收区的洗涤溶剂物流进行汽提,从中提取所吸收的大部分轻质烯烃后返回MTO转化步骤,但其中也完全没有涉及二甲醚与丙烷的分离。
针对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包含丙烷和二甲醚的原料物流中脱除二甲醚的方法。预期通过本发明可以更好地脱除所述原料物流中的二甲醚,使得所得到的纯化原料物流可以符合总氧化物含量低于100mg/kg(其中甲醇含量低于30mg/kg)的要求,从而所得到的纯化原料物流不仅可用作丙烷脱氢和轻烃裂解的原料,也可用于液化石油气,进而大大提高在含氧化合物转化过程中大量副产的包含丙烷和二甲醚的物流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惠生(南京)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惠生(南京)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587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