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调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64942.9 | 申请日: | 2016-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8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家奇;郭俊涛;黄正太;邓志兵;黄正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振军;吴敏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调节器 | ||
一种电压调节器,包括:误差放大器,其第一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第一开关,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闭合或者断开,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驱动管,其控制端耦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其输出端输出调节电压,其输入端耦接电源;偏置维持电路,其第一端耦接驱动管的输入端,其第二端耦接驱动管的控制端,当第一开关受控闭合时,偏置维持电路被误差放大器充/放电,当第一开关受控断开时,偏置维持电路适于为驱动管提供偏置电压;反馈电路,耦接驱动管的输出端,适于对调节电压进行分压以在反馈节点输出反馈信号,反馈信号传输至误差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本发明电压调节器可大幅度降低电路功耗,且电路简单,节约版图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压调节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穿戴式电子的技术演进,低功耗显得越来越重要,电压调节器(VoltageRegulator)作为稳定电压的提供来源,若能将其功耗降低,则可使得所述电压调节器更适合于穿戴式电子设备。而现有的电压调节器的耗电较高的原因主要在于电压调节器始终处于开启的工作状态,始终具有一定的静态功耗。根据功耗以及抗噪程度可将电压调节器分为许多不同类型,但通常低功耗会伴随着电路抗噪能力的下降,因此,现有技术的电压调节器一般包括高功耗高抗噪的电路单元和低功耗低抗噪的电路单元,并对二者通过系统控制以及调节的方式使其尽量满足设备的供电需求,然而,这意味着操作更为复杂,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路版图面积。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按照功耗大小可以将电压调节器分为20μA、5μA和1μA三个主要级别。其中,功耗20μA意味着电路的抗噪声能力较强,但是功耗较大,可适用于各种对噪声不敏感的设备;功耗5μA的电路抗噪稍弱,不适用于高速设备中,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CPU)、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等;功耗1μA的低功耗电路的抗噪较弱,仅适用于低速设备中。然而,即使是1μA的电压调节器对于穿戴式电子来说依然具有较大的功耗。
因此,总结而言,现有技术的电压调节器的功耗仍然很高,尤其是对于可穿戴电子设备,需要进一步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进一步降低现有技术的电压调节器的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压调节器,包括:误差放大器,所述误差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第一开关,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闭合或者断开,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驱动管,所述驱动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所述驱动管的输出端输出调节电压,所述驱动管的输入端耦接电源;偏置维持电路,所述偏置维持电路的第一端耦接所述驱动管的输入端,所述偏置维持电路的第二端耦接所述驱动管的控制端,当所述第一开关受控闭合时,所述偏置维持电路被所述误差放大器充/放电,当所述第一开关受控断开时,所述偏置维持电路适于为所述驱动管提供偏置电压;反馈电路,所述反馈电路耦接所述驱动管的输出端,所述反馈电路适于对所述调节电压进行分压以在反馈节点输出反馈信号,所述反馈信号传输至所述误差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
可选地,当所述电压调节器进入正常工作模式,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使得所述偏置维持电路被所述误差放大器充/放电;当所述电压调节器进入打盹模式,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断开,使得所述偏置维持电路维持所述驱动管的偏置电压。
可选地,所述偏置维持电路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所述偏置维持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耦接所述偏置维持电路的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误差放大器的第一电源端经由第二开关接收第一供电电压,所述误差放大器的第二电源端经由第三开关接收第二供电电压,所述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在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闭合或者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64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