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乳基树脂改性灌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66988.4 | 申请日: | 201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7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桂平;孙政;侯茜茜;徐世颖;蒋小花;吴世珍;王群;刘星光;马帅;陈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C09J191/00 | 分类号: | C09J191/00;C09J163/00;C09J11/04;C09J11/06;C09J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朱海江 |
地址: | 51804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乳基 树脂 改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水乳基树脂改性灌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括有两组,
其中第一组材料组分包括:基体灌缝材料、水、乳化剂、稳定剂B和消泡剂;所述基体灌缝材料包括:芳烃油、橡胶油、改性剂、增粘剂、增韧剂、稳定剂A及固化剂,所述芳烃油、橡胶油、改性剂、增粘剂、增韧剂、稳定剂A及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0:20~30:2~8:5~10:1~5:0.1~0.5:10~20;
所述基体灌缝材料、水、乳化剂、稳定剂B和消泡剂的质量比为100:60~80:0.5~1.0:0.5~1.0:0.5~1.0;
第二组材料组分包括:环氧树脂、增塑剂、稀释剂及界面改性剂,所述环氧树脂、增塑剂、稀释剂及界面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00:5~10:10~15:0.5~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乳基树脂改性灌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灌缝材料还包括水泥和膨胀剂,所述水泥、膨胀剂、第一组材料组分、第二组分材料组分的质量比为1~5:1~5:100:5~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乳基树脂改性灌缝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芳烃油为芳烃含量80%以上;
所述的橡胶油为KNH系列环烷基橡胶油或KA系列芳烃基橡胶油;
所述改性剂为SBR丁苯橡胶;
所述增粘剂为C5石油树脂或萜烯树脂;
所述增韧剂为聚乙烯醇;
所述稳定剂A为硫磺、稳定剂B为氯化钙;
所述固化剂为乙二胺或二乙烯三胺;
所述乳化剂为JY-C2型阳离子型乳化剂;
所述消泡剂为酰胺类消泡剂;
所述环氧树脂为E42环氧树脂或E51环氧树脂;
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所述稀释剂为丙酮;
所述界面改性剂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乳基树脂改性灌缝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泥为P·O32.5硅酸盐水泥或P·O42.5硅酸盐水泥;
所述膨胀剂为UEA膨胀剂。
5.一种水乳基树脂改性灌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组灌缝材料组分的制备和第二组灌缝材料组分的制备;
所述第一组灌缝材料组分的制备包括:
选取芳烃油、橡胶油、改性剂、增粘剂、增韧剂、稳定剂A及固化剂,并将所述芳烃油、橡胶油、改性剂、增粘剂、增韧剂、稳定剂A及固化剂按质量比为100:20~30:2~8:5~10:1~5:0.1~0.5:10~20进行混合,得到基体灌缝材料;
选取基体灌缝材料、水、乳化剂、稳定剂B及消泡剂,使基体灌缝材料、水、乳化剂、稳定剂B及消泡剂的质量比为100:60~80:0.5~1.0:0.5~1.0:0.5~1.0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第一组灌缝材料组分;
选取环氧树脂、增塑剂、稀释剂及界面改性剂,并将所述环氧树脂、增塑剂、稀释剂及界面改性剂按质量比为100:5~10:10~15:0.5~1.0进行混合,得到第二组灌缝材料组分;
选取第一组灌缝材料组分、第二组灌缝材料组分、水泥和膨胀剂,使第一组灌缝材料组分、第二组灌缝材料组分、水泥和膨胀剂的质量比为100:5~10:1~5:1~5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水乳基树脂改性灌缝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乳基树脂改性灌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灌缝材料组分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
将固化剂与增韧剂混合并均匀得到混合物;
将橡胶油加热至150℃,边搅拌边加入改性剂,并持续搅拌12min,使其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物;
将反应器加热至160℃左右,并依次加入芳烃油与增粘剂,并熔化后,加入橡胶油和改性剂混合物,开启剪切设备进行低速、高速进行剪切;并且在低速剪切过程中加入固化剂与增韧剂混合物及稳定剂A,并持续搅拌20min后进行高速剪切;
将搅拌反应完成的混合物置于170℃恒温容器中,保温发育2.0h,得到基体灌缝材料;
将乳化剂、稳定剂B和消泡剂加入水中制成水溶液混合物,将基体灌缝材料加热熔化至流动状态后,与水溶液混合物一起加入胶体磨中,进行剪切搅拌,得到第一组灌缝材料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未经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669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修补方法
- 下一篇:山体滑坡灾害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