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2D同步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68068.6 | 申请日: | 201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0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苏宏家;庞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28/02;H04W5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2d 同步 信号 发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2D同步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以提升处于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外的远距离终端与其他终端建立同步的成功率。该方法包括:基站生成协作指示消息,该协作指示消息携带需要协作发送D2D同步信号的终端的标识信息,该协作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标识信息对应的至少两个终端协作发送D2D同步信号。基站发送该协作指示消息。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多个终端协作发送D2D同步信号,提高D2D同步信号的覆盖范围,提升了处于网络设备覆盖范围外远距离终端与其他终端建立同步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2D同步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设备数量的不断增长,无线通信所用的频谱变得越来越拥挤,空中接口将会成为系统扩容的主要限制因素。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通信,又称为ProSE(Proximity Service,邻近服务)通信是指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实现两个通信设备间的直接通信(Direct STA-to-STA Transmission)。具体的,D2D会话中的信号传输是通过使用一条无线链路来实现的,而传统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会话是通过两条无线链路以BS(Base Station,基站)或者AP(Access Point,接入点)作为中继实现的,例如,终端A与终端B进行通信,需要通过终端A到AP,以及AP到终端B两条无线链路实现。因此,通过对D2D通信技术的引入,能够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频谱利用效率,并且空中接口的容量也会得到提升。
目前,3GPP LTE D2D通信已经支持的场景包括如图1所示的三种场景:具备D2D/ProSE能力的终端均处于eNodeB(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覆盖范围内(In-Coverage,IC),具备D2D/ProSE能力的终端均处于非eNodeB覆盖范围(Out-of-Coverage,OoC),以及具备D2D/ProSE能力的终端部分处于eNodeB覆盖范围内。终端间要进行D2D通信,必须首先进行终端间的同步。当需要进行D2D通信的多个终端位于同一个eNodeB的覆盖范围内时,多个终端均可同步至该eNodeB。当需要进行D2D通信的多个终端有部分位于eNodeB的覆盖范围外或者全部位于eNodeB的覆盖范围外时,则需利用额外的D2D同步信号来使这些终端完成同步。图1中终端1和终端2之间的通信链路被称为端到端链路(Sidelink,SL),终端1和终端2之间的空口(Air Interface)被称为PC-5。
现有技术中,当终端位于eNodeB覆盖范围内IC时,终端发送D2D同步信号所需满足的条件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a)当终端处于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时,eNodeB可以利用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的networkControlledSyncTx元素来设置该终端发送D2D同步信号。
b)当终端处于RRC空闲状态或未收到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且终端有D2D发现消息或者D2D通信数据需要发送时,若终端检测到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eNodeB广播的系统信息中携带的阈值(syncTxThreshIC)时,则该终端发送D2D同步信号。
例如,参阅图2所示,假设RSRP对应阈值所确定的范围如图2中虚线所示,由于终端1在虚线范围内,即检测到的RSRP大于阈值,因此不发送D2D同步信号,终端2在虚线范围外,即检测到的RSRP小于阈值,因此当终端2处于RRC空闲状态或未收到RRC连接重配置要求,且终端有D2D发现消息或者D2D通信数据需要发送时发送D2D同步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680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载车
- 下一篇:信号中继方法、中继装置和电力信号传送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