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平台撤离系统锁紧释放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69696.6 | 申请日: | 201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28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龙;孔凡凯;穆国鹏;王琰鑫;刘洋;王丽莹;李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3/00 | 分类号: | B63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平台 撤离 系统 释放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救生装置,具体地说是海上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紧缺使得海洋石油开发活动不断加强,对各类海洋钻采平台的需求大幅上升。随着海上作业的广泛进行,更加突出了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海洋平台撤离系统是一种依照强制性规范配备的海上救生设备,如图1a所示,泛指一类由撤离箱1、释放装置3、撤离轨道4和救生筏构成的综合性海上救生设备,用于人员紧急情况下逃生。其中救生筏置于托架5上,托架被锁紧释放装置牢固地锁紧在箱体底部,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托架被释放至海面,如图1b所示,救生筏在海面自动展开,撤离轨道上端与撤离箱底部连接,下端与展开的救生筏连接,进而给工作人员提供逃生途径。
锁紧释放装置的主要作用:①非紧急情况下牢固地锁紧救生筏托架②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撤离轨道与救生筏释放到海中。
国际专利公开号WO 2014/100006(A1),公开日2014年6月26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CONDUITS AND METHODS FOR MARINE EVACUATION SYSTEM”,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海上撤离系统撤离轨道及救生筏的锁紧释放方式,采用活动门式锁紧释放装置,其不足之处在于:①撤离轨道及救生筏重达数吨,其装置锁紧后活动门门与撤离箱箱体间存在较大摩擦,紧急情况下不易快速打开;②活板门向下打开后会悬在箱体底部,回收作业时再锁紧过程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附带有救生筏的托架的可靠固定与快速释放的海洋平台撤离系统锁紧释放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海洋平台撤离系统锁紧释放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撤离箱、撤离轨道、海洋平台甲板、托架,撤离箱固定在海洋平台甲板上,撤离箱里设置锁紧释放装置,锁紧释放装置与托架相配合,撤离轨道安装在托架上;所述锁紧释放装置包括连杆机构、锁紧释放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手柄驱动单元、第二手柄驱动单元、中间连杆,第一手柄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手柄、第一-第六连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依次相连构成平行四边形,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六连杆、第五连杆依次相连构成平行四边形,第二连杆与第五连杆在一条直线上,第一手柄与第一连杆相固定,第四连杆的端部连接中间连杆的第一端,第二手柄驱动单元与第一手柄驱动单元结构相同并采用同样形式与中间连杆的第二端相连,第二手柄驱动单元相对于第一手柄驱动单元颠倒布置,所述锁紧释放机构包括第七-第十三连杆,第七连杆通过转动副与第八连杆相连,第九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副与第十连杆以及第八连杆的中部相连,第八连杆与第十一连杆的中部通过转动副相连,第十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副与第十连杆的中部以及第十二连杆的端部相连,第十三连杆为L型结构,第十三连杆的拐角与第十连杆的端部通过转动副相连,第十三连杆的第一端部与第十二连杆的端部通过转动副相连,第十三连杆的第二端部卡在托架的下方,并随第七连杆的转动释放托架,所述的锁紧释放机构包括四个,通过其第七连杆连接第五连杆,其中两个锁紧释放机构与第一手柄驱动单元相配合,其余两个锁紧释放机构与第二手柄驱动单元相配合。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锁紧释放机构能牢固地将托架固定在撤离箱底部,待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简单省力的操作将托架快速释放,为逃生人员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撤离系统进行回收作业时,托架再锁紧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a为海洋平台撤离系统整体布置图(收起状态),图1b海洋平台撤离系统整体布置图(释放状态);
图2为海洋平台撤离系统锁紧释放机构(锁紧状态下)与箱体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锁紧释放装置结构图;
图4a为锁紧释放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b为锁紧释放机构释放状态示意图;
图5a为手柄驱动单元示意图,图5b为手柄驱动单元释放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a-5b,该机构包括联动部分、锁紧释放部分以及连接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69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载投弃式放射性监测漂流浮标
- 下一篇:近岸水上作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