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粘式防水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72010.9 | 申请日: | 201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5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韩自力;马伟斌;马荣田;祝和权;杜存山;林传年;郭小雄;马超锋;付兵先;王志伟;安哲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C08L23/06;C08L23/08;C09J123/22;C09D133/00;C09D7/61;B29C6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贝;聂稻波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板 粘式 防水片材 自粘胶层 涂膜层 防粘 依次减小 贴合 | ||
1.一种反粘式防水板,包括防水片材层、自粘胶层和防粘涂膜层,所述防水片材层、所述自粘胶层和所述防粘涂膜层依次复合为一体;所述自粘胶层包括粘均分子量为400000~500000的高分子量丁基橡胶、粘均分子量为45000~95000的中分子量聚异丁烯、数均分子量为1000~2500的低分子量聚异丁烯、弹性体改性树脂和C5石油树脂;所述防粘涂膜层包括聚乙烯醇、无水乙醇、二氧化硅和醇溶性丙烯酸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粘式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粘式防水板总厚度为0.61mm–2.1mm,所述防水片材层、所述自粘胶层和所述防粘涂膜层的厚度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粘式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片材层的厚度为0.5mm–1.5mm和/或所述自粘胶层的厚度为0.1mm–0.5mm和/或所述防粘涂膜层的厚度为0.01mm–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粘式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片材层的材料包括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聚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粘式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片材层的材料包括20-40重量份高密度聚乙烯、10-30重量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20重量份茂金属聚乙烯、15-30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15-30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聚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粘式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胶层进一步包括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粘式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胶层包括5-20重量份粘均分子量为400000~500000的高分子量丁基橡胶、10-30重量份粘均分子量为45000~95000的中分子量聚异丁烯、20-40重量份数均分子量为1000~2500的低分子量聚异丁烯、20-40重量份弹性体改性树脂和5-15重量份C5石油树脂、0.5-1重量份抗氧剂和0.5-1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粘式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涂膜层进一步包括钛白粉和紫外线吸收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粘式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涂膜层包括10-20重量份聚乙烯醇、40-60重量份无水乙醇、5-10重量份二氧化硅、20-40重量份醇溶性丙烯酸树脂、1-5重量份钛白粉和1-2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
10.一种反粘式防水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高分子材料经单螺杆挤出机挤出牵引再经三辊压延机压延形成防水片材层;在所述防水片材层上通过热熔涂布设备的涂胶模头涂布自粘胶,刮涂均匀形成自粘胶层;在所述自粘胶层上喷涂防粘涂料,所述防粘涂料干燥后形成防粘涂膜层;收卷、包装,形成反粘式防水板产品;所述自粘胶由粘均分子量为400000~500000的高分子量丁基橡胶、粘均分子量为45000~95000的中分子量聚异丁烯、数均分子量为1000~2500的低分子量聚异丁烯、弹性体改性树脂和C5石油树脂经热熔搅拌混合而成;所述防粘涂料由聚乙烯醇、无水乙醇、二氧化硅和醇溶性丙烯酸树脂经高速分散研磨而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为高分子粒料,所述高分子粒料由高密度聚乙烯粒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粒料、茂金属聚乙烯粒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粒料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聚乙烯粒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而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0-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粘式防水板总厚度控制在0.61mm–2.1mm,所述防水片材层、所述自粘胶层和所述防粘涂膜层的厚度依次减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0-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片材层的厚度控制在0.5mm–1.5mm和/或所述自粘胶层的厚度控制在0.1mm–0.5mm和/或所述防粘涂膜层的厚度控制在0.01mm–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720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