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轮轴流旋向增压风力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73156.5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2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万洪 |
主分类号: | F03D1/04 | 分类号: | F03D1/04;F03D9/25;F03D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轴流 增压 风力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涡轮轴流旋向增压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是将原始能源转换为电能的生产过程。现在发电多用化石燃料,但化石燃料的资源不多,日渐枯竭,人类已渐渐较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来发电。电能在生产、传送、使用中比其他能源更易于调控,因此,它是当前最理想的二次能源。发电在电力工业中处于中心地位,决定着电力工业的规模,也影响到电力系统中输电、变电、配电等各个环节的发展。2013年底中国发电装机预计将达12.3亿千瓦左右,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跃居世界第一,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8日发布《2013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13年全国新增装机8700万千瓦左右,其中火电4000万千瓦左右。预计201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12.3亿千瓦左右,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跃居世界第一,其中水电2.8亿千瓦、火电8.6亿千瓦、核电1478万千瓦、并网风电7500万千瓦、并网太阳能600万千瓦左右。报告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将继续趋稳回升,带动用电需求增速回升。预计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2.3亿千瓦左右,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700-4800小时,其中火电5050-5150小时,较上年有所增加。全国电煤供应总体平稳,局部地区电煤运输偏紧。其中东北地区供应富余能力增加;西北地区供应能力有一定富余;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平衡有余;华中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受跨区通道能力制约、部分机组停机进行脱硝改造以及天然气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考虑高温、来水等不确定性,华东和华北地区的部分省份在部分高峰时段可能有少量电力缺口。
在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行时,由于速度较快,能够产生一定的风速,而平常人们并没有将这种能源利用起来,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风速,而平常人们并没有将这种能源利用起来,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轴流旋向增压风力发电装置,解决在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风速,而平常人们并没有将这种能源利用起来,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涡轮轴流旋向增压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外筒,所述外筒由筒体一和筒体二构成,筒体一和筒体二均呈喇叭状结构,且筒体一中开口较小的一端的尺寸与筒体二中开口较小的一端的尺寸相同并且该两端相互连接为整体结构,在筒体一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架,支架与筒体一的内壁固定,支架中设置有定子,定子中设置有转子,支架上安装有密封罩,定子和转子均设置在密封罩的内腔中,密封罩、转子和定子均设置在筒体一内部,转子中设置有转轴,转轴穿过转子,转轴的外壁上套合有轴承一和轴承二,轴承一与密封罩的内壁固定,轴承二与筒体二的内壁固定,转子设置在轴承一和轴承二之间,转轴的外壁上套合有涡轮叶片,涡轮叶片设置在轴承二和转子之间,涡轮叶片设置在筒体二内部,筒体一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片导流槽板,导流槽板朝向筒体一中心线的一端与筒体一的内壁面平行,密封罩、转子和定子均设置在导流槽板形成的区域中心处。
所述筒体一的中心线、转轴的中心线均和筒体二的中心线重合。
所述筒体二的外壁上安装有导向翼,且导向翼在径向上完全覆盖筒体二的外壁后再与筒体一的外壁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电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在交通工具上,将交通工具运动时速度形成的风进行发电,以供设备进行电能补偿,实现了能源的利用,降低成本,解决在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风速,而平常人们并没有将这种能源利用起来,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导流槽板,2-密封罩,3-轴承一,4-支架,5-导向翼,6-转轴,7-涡轮叶片,8-定子,9-转子,10-筒体一,11-轴承二,12-筒体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万洪,未经刘万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731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