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掺杂石墨烯的化学掺杂剂和掺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75455.2 | 申请日: | 201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8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来鹏;任文才;董世超;成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2/194 | 分类号: | C01B32/194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掺杂 石墨 化学 方法 | ||
1.一种高效掺杂石墨烯的化学掺杂剂,其特征在于:化学掺杂剂采用阳离子型光引发剂或可生成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前驱体物质;或者,化学掺杂剂采用阳离子型光引发剂或可生成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前驱体物质,与其他类型光引发剂之一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掺杂石墨烯的化学掺杂剂,其特征在于:阳离子型光引发剂采用重氮盐、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烷基硫鎓盐、铁芳烃盐、磺酰氧基酮及三芳基硅氧醚之一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掺杂石墨烯的化学掺杂剂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化学掺杂剂与石墨烯表面接触后,对石墨烯进行掺杂。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掺杂石墨烯的化学掺杂剂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溶液掺杂时,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浓度范围为0.1~100mM,所述溶液的溶剂为脂类、苯类或醇类的有机溶剂。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掺杂石墨烯的化学掺杂剂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掺杂过程中通过光照和/或加热提高其掺杂效果和掺杂稳定性。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掺杂石墨烯的化学掺杂剂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具体型号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使用要求选择光照的条件,典型的光谱范围为250~400nm的紫外光区或400~800nm的可见光区;光照后可对阳离子型光引发剂进行加热提高掺杂效果,具体温度根据具体型号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使用要求选择,典型的加热温度范围为40~300℃。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掺杂石墨烯的化学掺杂剂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阳离子型光引发剂适用于单层、少数层或多层石墨烯的掺杂;掺杂方式为表面掺杂、层间掺杂和底层掺杂之一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掺杂石墨烯的化学掺杂剂的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石墨烯表面形成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方法包括溶液浸泡、蒸发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印刷、辊压涂覆、刮涂、线棒涂布、喷涂、旋涂、提拉之一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754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