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化天然气再冷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76797.6 | 申请日: | 201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0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战杰;王以斌;常征;何建明;王文昊;何龙辉;李津;王惠勤;杜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 天然气 冷凝 装置 | ||
1.一种液化天然气再冷凝装置,主要由外筒体、LNG均布器、内筒体和填料组成,LNG均布器设于外筒体上部,内筒体设于LNG均布器下方,LNG均布器和内筒体之间的空隙形成气液混合空间,填料设于内筒体中上部;内筒体为上端开口、下端带环形外折边的上下贯通的筒体,内筒体通过其下端的环形外折边与外筒体内壁相焊接,内筒体外壁与外筒体内壁之间形成底部封闭、上部与气液混合空间相通的环形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空间内设有螺旋升气盘,螺旋升气盘套装于内筒体外壁上,螺旋升气盘的外缘与外筒体内壁相焊接,螺旋升气盘的内缘与内筒体外壁相焊接,螺旋升气盘使环形空间形成螺旋升气通道,螺旋升气通道下端与环形空间底部设置的BOG底部入口管相通,螺旋升气通道上端与气液混合空间相通;所述气液混合空间所对应的外筒体筒壁上设有BOG上部入口管,BOG上部入口管与气液混合空间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升气盘由螺旋环绕的条带状薄片构成,螺旋升气盘的数量为单个或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升气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旋升气盘呈轴对称布置,充满整个环形空间,组成双螺旋升气通道,每个螺旋升气通道下端对应一个BOG底部入口管。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升气通道中设置有BOG均布板,BOG均布板设于螺旋升气通道上方,BOG均布板上设有均布孔,BOG均布板的宽度为螺旋升气通道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NG均布器主要由LNG入口管、降液管、铺液板、一次布液盘和二次布液盘组成;铺液板、一次布液盘和二次布液盘自上而下分层设置,铺液板和一次布液盘上设有安装孔,二次布液盘上设有布液孔,铺液板中心设有铺液板开口,铺液板直径为一次布液盘直径的1/3~1/2;LNG入口管与铺液板开口连通,降液管为两端敞口的短管,降液管的下端焊接于一次布液盘的安装孔上,靠近一次布液盘中心的降液管同时穿过铺液板上与一次布液盘相对应的安装孔并与铺液板相焊接,降液管的上端位于外筒体上部封头空间的下方,一次布液盘和二次布液盘外缘分别与外筒体内壁相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NG入口管与铺液板开口之间设置扩径管,LNG入口管下端连接扩径管管径小的一端,扩径管管径大的一端与铺液板开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布液盘上设置有气相平衡管,气相平衡管沿铺液板外缘圆周均匀设置,气相平衡管两端敞口,下端焊接于一次布液盘的安装孔上,上端穿过铺液板上与一次布液盘相对应的安装孔并与铺液板相焊接,气相平衡管上端深入到外筒体上部封头空间内,气相平衡管的高度大于降液管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任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铺液板和一次布液盘的安装孔均为圆孔,大小相同,布置方式完全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任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布液盘的布液孔为圆孔、方孔或条形孔,布液孔的排列分布方式为均匀分布方式或从中心向四周的辐射分布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767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改性燃料甲醇
- 下一篇:一种厢式脱硫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