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模组灵敏度测试治具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79770.2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5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扬渊;丁绍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模组 灵敏度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灵敏度测试治具,包括压头,用于按压指纹识别模组的功能面;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压头在靠近或远离所述功能面的方向上往复运动;限位机构,用于固定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位置;电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与测试主机电性连接;底座,作为所述驱动机构、限位机构、电连接机构的安装平台。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灵敏度测试方法。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试速率快的优点,更重要的是,由于压头的移动距离可以通过编程精确控制,压头按压功能面的力度一致性高,便于对灵敏度参数进行定量分析,测试结果准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模组的灵敏度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指纹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等特性,因此,通过识别指纹可以准确可靠地识别用户身份。指纹识别模组就是使用指纹识别技术,便捷、快速地获取用户的指纹图像,进而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的装置。
指纹识别模组在生产过程中会先制得整板,每块整板中包括多个矩阵排列的指纹识别芯片,后续将整板切割即可得到单颗的指纹识别芯片,最后将指纹识别芯片进行封装即可得到指纹识别模组成品,为描述方便,本文中将整板、芯片、成品统一称为指纹识别模组。
现有指纹识别芯片包括功能面和焊盘,功能面又称传感面,是指纹识别芯片用于识别指纹图像的一侧传感表面,焊盘作为指纹识别芯片的电连接端口,位于与所述功能面相对的另一侧表面。将指纹识别芯片封装后得到指纹识别模组成品,指纹识别模组成品中会使用转接线将指纹识别芯片的电连接端口导引至封装结构外侧。
指纹识别模组的灵敏度是衡量其性能是否合格的重要参数,现有的灵敏度测试治具使用手动方式驱使压头按压指纹识别模组的功能面进行测试,但是手动测试的速率较慢,更重要的是由于按压的力度存在差异,难以对灵敏度参数进行定量分析,测试结果存在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灵敏度测试治具及测试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灵敏度测试治具,包括
压头,用于按压指纹识别模组的功能面;
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压头在靠近或远离所述功能面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限位机构,用于固定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位置;
电连接机构,用于将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与测试主机电性连接;
底座,作为所述驱动机构、限位机构、电连接机构的安装平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电连接机构在靠近或远离指纹识别模组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端和运动端,所述电连接机构包括探针;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运动端与所述探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机构两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指纹识别模组的形状相适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承托件和夹持件,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为当指纹识别模组放置于所述承托件上并由所述夹持件夹持定位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功能面和焊盘均暴露于所述限位机构外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还包括具有开口的元件,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开口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机构包括探针和信号线,所述探针一端端部突出于所述限位机构底部设置,另一端端部通过所述信号线与测试主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797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低反射三维转台
- 下一篇:一种逆变器的孤岛检测方法、装置和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