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缚紧装置及用于将缚紧装置缚紧附着在物体上之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0894.2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8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黄镫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翔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2 | 分类号: | A44C5/02;A44C5/10;A44C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郭红梅;曲鹏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用于 将缚紧 附着 物体 操作方法 | ||
一种缚紧装置,包含:一缚紧带,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用以束缚在一物体上;复数个凹槽,分布及形成于该外表面上;复数个接触垫,对应于该复数个凹槽而形成在该内表面上;以及复数个弹性连接构件,对应形成于该复数个凹槽顶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缚紧装置及用于将缚紧装置缚紧附着在物体上之操作方法,尤指一种包括复数个凹槽、复数个接触垫、复数个弹性连接构件与一结合构件之缚紧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微型运动感应器的普及,以及健身运动的风行,感知使用者运动状况以提供健康信息的穿戴式装置,譬如用于走路的计步器、跑步的跑步计、健身运动的动作感应器、可监测日常运动甚至睡眠状态的监测器以及甚至侦测水中运动的,如游泳动作传感器等类型的穿戴式装置便逐渐流行。一般来说,此等穿戴式装置都是穿戴在手腕上居多,类似手表架构,也因此大多数穿戴装置皆采用一般的表带架构结合运动感应模块而穿戴固定在肢体上,譬如手腕。
然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穿戴装置,大多以表带架构将感应模块附着于肢体的穿戴方式,则类似于一般手表的穿戴方式。也就是将表带本身一端穿过其另一端的扣环,接着将表带拉紧到所需的松紧度之后,将装置在扣环上的定位销穿过表带上的定位小孔,藉销与孔结合使表带维持在所需的紧迫度,而使穿戴装置穿戴附着在肢体上。但是,此等藉由传统表带的穿戴方式却有如下不可避免的缺点:那就是由于运动中的身体运动、肢体晃动、肌肉收缩舒张变形、身体发热升温、流汗、甚至身体所处环境之温度变化与遭遇的水分,譬如雨水等等因素造成操作环境变化而不同于初始穿戴时的缚紧条件;然而,传统表带却无法抗拒此等影响,而发生穿戴位置因此而移位变化,进而让穿戴装置松脱。此一缺陷不仅困扰使用者,让使用者穿戴的经验不佳,更会造成穿戴装置上的运动感测模块由于穿戴装置在运动中的移位运动;让使用者运动之运动量测以及使用者之心率量测皆严重失准,进而让穿戴装置于操作中获得正确的量测数据以提供使用者了解自身运动状况及运动相关的心跳数据的功能受到极严重的影响。
因此,如何而可避免上述之缺点,是一个值得深思之问题。所以,一个可以承受上述的各种会在运动中不可避免的苛刻条件,且仍能维持穿戴装置的最初缚紧条件的缚紧装置确实值得研发。
职务之故,发明人鉴于已知技术之缺失,乃思及改良发明之意念,终能发明出本案之“缚紧装置及用于将缚紧装置缚紧附着在物体上之操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案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缚紧装置,使用者仅以单手操作便能将该装置牢牢地缚紧在肢体,譬如手腕上;该装置可承受操作者本身因运动而发生的身体状况变化以及运动环境变化对缚紧装置之初始穿戴条件影响,免除此等影响松动该装置;该缚紧装置提供承载座可容纳/拆装不同功能或目的的其它装置,譬如可安置不同功能的运动感测模块、通讯模块,或视听模块等。
本案之又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缚紧装置,包含:一缚紧带,用于束缚在一物体上;一承载座,连接于该缚紧带,可承载一可拆卸装置;复数个锯齿状凹槽,分布及形成于该缚紧带上,各该锯齿状凹槽因应一作用力而发生形变以强化被传递的一缚紧力;复数个接触垫,对应形成在该复数个锯齿状凹槽底部,施加该缚紧力于该物体上;复数个弹性连接构件,对应形成于该复数个锯齿状凹槽顶端,以传递该作用力;一结合构件,形成在该缚紧带上,提供该缚紧带一第一次结合;一滑槽,形成在该缚紧带上,提供一缚紧度调整功能;以及一缚紧扣件,在该滑槽上滑动,搭配该结合构件提供该缚紧带一第二次结合。
本案之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缚紧装置,包含:一缚紧带,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用以束缚在一物体上;复数个凹槽,分布及形成于该外表面上;复数个接触垫,对应于该复数个凹槽而形成在该内表面上;以及复数个弹性连接构件,对应形成于该复数个凹槽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翔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晶翔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08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铃果塑料球钥匙挂件和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指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