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穿戴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81507.7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5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林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原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1/16 |
代理公司: | 宁波理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4 | 代理人: | 匡霖,孟湘明 |
地址: | 31517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电子设备 | ||
1.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其整体形状为环形,且包括构成环形的一部分的可延展部件,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
切换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可延展部件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和
功能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可延展部件满足预定条件时,启动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延展部件由具有可伸缩特性的弹性材料制成;和
所述切换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所述弹性材料的张力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延展部件包括在所述环形上间隔开的多个连接子部件;和
所述切换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两个相邻的连接子部件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是智能手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是智能手表,且所述可延展部件是所述智能手表的表带的至少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功能已启动的情况下,当所述切换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可延展部件不再满足预定条件,关闭所述第一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功能是肌电检测和控制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肌电检测单元,用于获取肌电信号Z,所述信号Z对应于用户的一手势动作,且所述手势动作至少是第一单自由度动作和第二单自由度动作的线性组合;
信号处理单元,用于依据以下方程式对所获取的肌电信号Z进行处理:
Z’=W’·F (1)
Z’是所述肌电信号Z的特征信号,W’是系统转移矩阵W的伪逆矩阵,且F是非负控制信号矩阵;
其中,所述系统转移矩阵W通过训练过程中的稀疏非负整数因数分解算法获得,且所述非负控制信号矩阵的行向量与相应的单自由度动作同步成正比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自由度动作是手腕翻转,且所述第二单自由度动作是手腕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势动作是第一单自由度动作、第二单自由度动作和第三单自由度动作的线性组合;和
所述第一单自由度动作是手腕翻转,所述第二单自由度动作是手腕旋转,且所述第三单自由度动作是手掌张握。
11.根据权利要求8到10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单自由度动作用于控制受控对象的包括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运动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单自由度动作用于控制受控对象在一维度上的运动,且所述维度包括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训练过程获得所述系统转移矩阵W:
使得训练对象进行包括多自由度动作和单自由度动作中的至少一个的多个训练动作;
将从每个训练动作检测到的肌电信号组合记为肌电信号矩阵Z1;
应用稀疏非负整数因数分解算法将所述肌电信号矩阵Z1分解为非负系统转移矩阵Wi和稀疏的非负控制信号矩阵Fi,i表示迭代次数;
通过迭代来更新非负系统转移矩阵Wi和稀疏的非负控制信号矩阵Fi,其中所述非负控制信号矩阵Fi的每个行向量表示所述手臂的其中一个关节的一单自由度动作;和
获得更新后的稀疏非负系统转移矩阵Wi作为系统转移矩阵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原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原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15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近视显示器配件
- 下一篇:人机交互辅助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