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流控的磁珠分离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1784.8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0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标;周小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流控 分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流控的磁珠分离装置,免疫磁珠溶液进口管道(18)、细菌混合溶液进口管道(19)和无菌水进口管道(20)汇集成一个主入口管道(14),主入口管道(14)连接微流控芯片(3)左侧进口,微流控芯片(3)右侧出口连接主出口管道(15),每个所述进口管道上分别装有一个电磁阀,其特征是:微流控芯片(3)上设有一个连接主入口管道(14)和主出口管道(15)的环形管道(28),环形管道(28)上串接一个微泵(29)和第六电磁阀(30),在环形管道(28)的外部套有一个环形巨磁阻芯片组(31),环形管道(28)上设有一个与环形管道(28)的内部相通并成为一体的凹槽(33),凹槽(33)正前方设第四电磁铁(26)、正后方设第三电磁铁(25)、出口侧设第五电磁铁(27);主出口管道(15)出口分别连接混合溶液出口管道(21)和无菌水出口管道(22),混合溶液出口管道(21)上装有第四电磁阀(7),无菌水出口管道(22)上装有第五电磁阀(8);微泵(29)、每个所述电磁阀以及每个所述电磁铁均由MCU控制器(17)控制, MCU控制器(17)包括MCU单元和信号处理模块,环形巨磁阻芯片组(31)通过信号处理模块连接MCU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流控的磁珠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凹槽(33)由环形管道(28)的一段内壁向外凸出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流控的磁珠分离装置,其特征是:环形巨磁阻芯片组(31)包含两个巨磁阻芯片和圆环件(36),两个巨磁阻芯片均固定连接圆环件(36)且位于圆环件(36)的外侧,在圆环件(36)左右两侧分别置放两个水平的永磁体,形成的外加磁场与巨磁阻芯片的上下表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微流控的磁珠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每个巨磁阻芯片都由四个巨磁阻构成的惠斯通电桥组成,外接直流恒流电源。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流控的磁珠分离装置的磁珠分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MCU控制器(17)控制第六电磁阀(30)打开、装在免疫磁珠溶液进口管道(18)上的第一电磁阀(4)和装在细菌混合溶液进口管道(19)上的第二电磁阀(5)打开,第五电磁铁(27)通电,并控制微泵(29)运行;
B、经t1时间后,MCU控制器(17)闭合第一电磁阀(4)和第二电磁阀(5);
C、 经t2时间后,MCU控制器(17)控制第五电磁铁(27)断电,第四电磁铁(26)通电;
D、环形巨磁阻芯片组(31)将电位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信号处理模块输出信号值的平均值r, MCU控制器(17)将平均值r与预设阈值B进行对比,若平均值r小于阈值B,则控制微泵(29)停止运行;
E、MCU控制器(17)控制第四电磁铁(26)断开,打开第四电磁阀(7);
F、经t3时间后,MCU控制器(17)控制微泵(29)运行,关闭第四电磁阀(7),第三电磁铁(25)通电,打开第五电磁阀(8)和装在无菌水进口管道(20)上的第三电磁阀(6),分离出免疫磁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17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