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管式CO2空调热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2013.0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1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曹锋;崔靖;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9/00;F25B4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管 co sub 空调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热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管式CO2空调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风管机组是将一个室外机和一个室内机之间用铜管相连,从室内机产生的冷风(暖风)引出送风管通向各个房间,再经过回风管送回室内机,经冷却(加热)并混合部分新风后再送出,是一种全新空气系统的中央空调。节能效果明显,风管空调热泵机组属于直冷式系统,蒸发温度较高,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提高蒸发温度可以提高机组的效率和能效比。风管式单元空调机组容量较大,能够满足一户多居室的制冷(热)要求,补充新风很方便,送回风口的布置可以根据装修需要灵活进行,室内冷热风的分布均匀,空气环境舒适度较高。风管式单元空调机组的送风系统的使用在美国极为普遍,适合于美国居室高大宽敞、粗放的个性化需求。近些年,此种空调机组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也有不少的使用实例,特别是一些高档的别墅建筑。但其缺点主要是噪音较大,有时需要考虑消音措施。系统安装较复杂,送回风管的布置既要占用一定的室内空间,又要室内吊项与之相配合,室内机也需要占用一定的室内面积或空间来放置,不大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各个房间送回风在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同时,也带来了各房间室内温、湿度不易调节的问题,当然也可以采用电动调节风阀,这又一方面增加了系统造价,另外也增加了系统调节和控制的难度和复杂性,对家庭使用来说终归是多花钱而又不便。
风管式单元空调机组根据其制热方式的不同主要有两种典型的安装方式:一种方式是采用风冷热泵型分体柜式空调机组,室内机箱辅助以插进式加热装置,可提供5kw-20kw的电热增量,通过四通阀的换向来实现冬夏工况的转换;另一种典型的安装方式是室内机组合进高效燃气加热炉、系统加湿器和电子过滤器,室外机则为风冷单冷型,随冬夏季节的转换实现供冷或供热。电子过滤器安装在回风总管上,而加湿器安装于送风总管上,用来在供热模式时向送风空气中添加水蒸汽,提高室内空气的湿度。
传统的风管式空调热泵机组,大多使用R22,R134a等传统工质,环保性较差,面临逐渐被淘汰的趋势。系统在运行除湿模式时,需要开启辅助加热装置,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以达到舒适的温度。这样的辅助加热装置一方面使系统变得复杂,增加了设备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系统运行时的能耗,使系统制热效率降低。另外,传统的风管式空调热泵机组工作压力较低,使用喷射器的节能效果不明显,大量的膨胀功被浪费,系统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管式CO2空调热泵机组,利用CO2热泵型式进行制热,通过改变气体四通换向阀和液体四通换向阀,可以直接转变为制冷模式。除湿模式下不需要电加热,风阀打开,第二气体冷却器接入室内风路,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其达到适宜的温度。系统利用喷射器作为增压泵,系统性能较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管式CO2空调热泵机组,包括第一气体冷却器、第二气体冷却器、液体四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回热器、压缩机、喷射器,气体四通换向阀、蒸发器和风阀;液体四通换向阀包括m端口、n端口、p端口和q端口四个端口;气体四通换向阀包括a端口、b端口、c 端口和d端口四个端口;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气体四通换向阀的c端口,a端口连接第二气体冷却器的入口;第二气体冷却器的出口连接第一气体冷却器的入口,第一气体冷却器的出口连接液体四通换向阀的p端口;q端口连接回热器的第二入口,然后连接到喷射器的喷嘴;喷射器的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液体四通换向阀的m端口,液体四通换向阀的n端口连接蒸发器的入口,蒸发器的出口连接气体四通换向阀的b端口,气体四通换向阀的d端口连接喷射器的引射口;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连接回热器的第一入口,然后连接到压缩机的入口;风阀用于控制第二气体冷却器是否接入风管中。
进一步的,风阀能够左右拨动,在左边时为关闭,在右边时为打开;风阀打开,第二气体冷却器接入风管中;风阀关闭,第二气体冷却器不接入风管中。
进一步的,包括制冷模式:气体四通换向阀的c端口接通a端口,b端口接通d端口;液体四通换向阀的p端口接通q端口,m端口接通n端口;风阀处于左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2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