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2620.7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68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深井阳介;川岛英干;片野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3B13/34;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驱动 驱动筒 透镜保持构件 摄像设备 转动 操作构件 镜筒 弹性构件 接合 驱动 马达 透镜驱动装置 光轴方向 拍摄区域 转动传递 传递 轻薄化 与操作 移位 支撑 | ||
镜筒、透镜驱动装置和摄像设备。镜筒能够通过利用简单的机构切换手动透镜驱动和电动透镜驱动使摄像设备小型化和轻薄化。镜筒安装于以使操作构件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该操作构件的摄像设备。驱动筒与透镜保持构件接合,以沿光轴方向驱动透镜保持构件。马达通过传动机构向驱动筒传递转动。切换机构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在电动透镜驱动与手动透镜驱动之间切换,其中,电动透镜驱动通过将马达的转动传递至驱动筒来驱动透镜保持构件,手动透镜驱动通过将操作构件的转动经由与操作构件一起转动的弹性构件传递至驱动筒来驱动透镜保持构件。驱动筒在向拍摄区域移位期间与弹性构件接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诸如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等的摄像设备的镜筒,并且涉及配备有该镜筒的摄像设备。另外,本发明涉及配备有变焦镜筒的数字照相机的透镜驱动装置,并且涉及配备有该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存在一些已知的诸如数字照相机等的摄像设备,其能够根据设置于镜筒的外周的操作环的转动操作通过移动透镜来进行变焦(zooming)和调焦(focusing)。例如,公开了如下构造:该构造能够使用设置于镜筒的侧部的转换开关来选择电动变焦驱动和手动变焦驱动(日本特开2008-58914号公报(JP 2008-58914A)和日本特开2006-259130号公报(JP2006-259130A))。
另外,公开了如下构造:该构造能够通过检测操作环的转动量并对应于所检测到的转动量电动地驱动透镜来进行与手动操作接近的感觉操作(日本特开平5-11163号公报(JP H5-11163A))。此外,公开了如下构造:该构造具有接收两种输向镜筒的输入的齿轮机构(日本特开2012-42619号公报(JP 2012-42619A))。齿轮机构能够在不提供转换开关的情况下通过操作环的手动操作和通过电动驱动来进行变焦驱动。
另外,日本特开2013-083775号公报(JP 2013-083775A)公开了如下技术:当将电动驱动与手动驱动之间的转换开关切换至手动驱动时,通过离合器齿轮向变焦驱动系统传递操作环的转动操作的转动力。该技术需要利用比马达的起动扭矩(detent torque)大的转动扭矩来操作操作环。
然而,由于上述JP 2008-58914A和JP 2006-259130A中的构造要求具有向镜筒传递操作环的转动的齿轮系和用于使齿轮沿轴向移动的切换机构,所以部件的数量变多,这妨碍了镜筒小型化,除此以外还妨碍了摄像设备小型化。
另外,由于上述JP H5-11163A中的构造在通过齿轮系向镜筒传递操作环的转动时会积累切换机构的松动对轮齿的影响、切换机构的抖动对轮齿的作用,所以可能会在操作环的转动操作定时与透镜的驱动定时之间产生时滞(time lag)。
此外,尽管上述JP 2012-42619A中的构造解决了切换机构的问题,但是需要大的空间,以便安装接收两种输入的齿轮机构,这妨碍了镜筒小型化和轻薄化,除此以外还妨碍了摄像设备小型化和轻薄化。
另外,由于JP 2013-083775A中的技术因包括马达的齿轮系的摩擦而使操作环的手动转动操作的感觉变得沉重,所以降低了操作环的可操作性。由于齿轮系中需要离合器齿轮,所以构造复杂化了。此外,例如,当马达与齿轮系之间安装有蜗杆时,必须考虑接合关系(螺纹的条数),以便通过齿轮系向马达传输操作环的转动力而使马达平滑地转动,这限制了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该技术能够通过利用简单的机构切换手动透镜驱动和电动透镜驱动来使镜筒小型化和轻薄化,除此以外还使摄像设备小型化和轻薄化,并且该技术防止了在操作构件的转动操作与透镜驱动之间产生时滞。
另外,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该技术能够利用简单的机构通过镜筒的操作构件来切换电动操作和手动操作,并且能够改善操作构件的手动操作的可操作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26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