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梁结构预制模板固定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84519.5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2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峻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峻源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预制 模板 固定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构件预制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梁结构预制模板固定构件。
背景技术
为了弥补混凝土过早出现裂缝的现象,在构件使用(加载)以前,预先给混凝土一个预压力,即在混凝土的受拉区内,用人工加力的方法,将钢筋进行张拉,利用钢筋的回缩力,使混凝土受拉区预先受压力。这种储存下来的预加压力,当构件承受由外荷载产生拉力时,首先抵消受拉区混凝土中的预压力,然后随荷载增加,才使混凝土受拉,这就限制了混凝土的伸长,延缓或不使裂缝出现,此种形式的混凝土即为预应力混凝土。由于预应力混凝土具有抗裂性好、刚度大、自重小、可以减小混凝土梁的竖向剪力和主拉应力等优点,能够明显提高受压构件的稳定性和耐疲劳性能,在现有建筑施工中具有优异的运用价值。
预应力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都涉及到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浆液渗漏的环节,而许多防漏浆技术的效果均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直接影响施工效率及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现在一般都使用钢板与钢板直接接触并压紧、增加止浆条等,来防止混凝土浆液渗漏,但此方法不仅给施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还未能达到理想的防漏浆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预应力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都涉及到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浆液渗漏的环节,而许多防漏浆技术的效果均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直接影响施工效率及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梁结构预制模板固定构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梁结构预制模板固定构件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梁结构预制模板固定构件,包括板架及两块压板,两块压板呈正对关系,两块压板之间具有用于夹持模板的间隙,还包括分别与不同压板对应的推板组件,各压板的推板组件用于推动该压板向另一块压板一侧运动;
所述推板组件包括压紧螺栓、弹簧及防松螺栓,所述压紧螺栓螺纹连接于板架上,所述压紧螺栓与对应压板的外侧面接触;
所述防松螺栓螺纹连接于板架上,且防松螺栓的轴线与对应压紧螺栓的轴线平行,所述弹簧设置于对应的压板与对应的防松螺栓之间,在工作状态,弹簧两端分别受对应压板及对应防松螺栓的压应力而处于弹性压缩状态。
具体的,以上夹具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模板的夹紧,以在夹紧后的模板中填入混凝土砂浆,这样,模板作为混凝土砂浆的型腔,混凝土砂浆凝固后得到所需要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现有技术中,为减小混凝土砂浆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量,一般会在混凝土砂浆中添加膨胀剂,然而,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砂浆依然会有小幅收缩,针对预应力混凝土,以上收缩是浇筑时浆液渗漏的重要成因。
本案中,在模板关模时,通过转动压紧螺栓,压紧螺栓的端部作用于对应压板的外侧,改变两块压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以上间隙中填充混凝土砂浆后,可通过转动两个推板组件中的防松螺栓,使两个推板组件中的弹簧产生呈压缩状态的弹性形变,以上弹性形变为对应压板产生指向另一个压板的推力,这样,在混泥土砂浆固化过程中,若混凝土砂浆收缩,以上弹簧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弹性力迫使模板与混泥土砂浆、混泥土砂浆与密封条、密封条与模板之间紧密贴合,达到减少漏浆量或避免漏浆的技术效果。
本案中,对预制模板两侧的压板上均配置压紧螺栓、弹簧及防松螺栓的结构形式,混泥土砂浆在收缩后,在弹簧的弹力下,预制件两侧的压板与对应模板贴合时,各压板的位置变化或角度变化受另一块压板的位置变化或角度变化影响小,这样,可使得本夹具适用于形状复杂的梁结构预制件制作。
本案在运用时,在调整好两块间距后,在填充混凝土砂浆之前,可在两块压板之间增加一根两端分别与两者内侧接触的定距杆,优选定距杆位于间隙的上端,再通过防松螺栓压缩弹簧。在填充混凝土砂浆后,待混凝土砂浆固化到一定程度,即混凝土砂浆具有一定强度时,再拆除定距杆,以避免弹簧的弹力对两压板之间型腔的尺寸造成影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一种易于实现的具体方案,所述板架呈U形,两块压板分别位于板架开口端不同侧的内侧。以上结构中,可通过防松螺栓和压紧螺栓同时螺纹连接于板架的一侧,用于完成对弹簧的压缩和对压板位置的调整。
由于混泥土砂浆的收缩量相对于两压板之间间隙宽度较小,故为利于防漏浆效果,优选选择弹性系数较大的弹簧,所述弹簧均为由多个碟形弹簧叠加而成的弹簧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峻源,未经胡峻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45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