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和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之间交换数据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7037.5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6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B·D·彼泽森;K·H·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GN瑞声达A/S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1/16;H04L1/00;H04B5/00;H04R3/12;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顾小曼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 便携式 通信 装置 第二 之间 交换 数据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在第一方面通过双向无线通信信道在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和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之间交换数据包的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助听仪器。该方法包括由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生成属于第一包类别或第二包类别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无线通信信道从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向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发射第一数据包的步骤,其中,第一包类别包括音频数据,第二包类别没有音频数据。该方法包括在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监测用于无线通信信道的由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发射的第二数据包的另外步骤。如果第二数据包的确认指示符不被设置或如果第一助听仪器无法接收第二数据包,则如果第一数据包属于第一包类别,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从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向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重发第一数据包至多N次;N为在1和4之间的正整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涉及通过双向无线通信信道在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和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之间交换数据包的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助听仪器。该方法包括由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生成属于第一包类别或第二包类别的第一数据包并通过无线通信信道从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向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发射第一数据包的步骤,其中,第一包类别包括音频数据,第二包类别没有音频数据。该方法包括,监测无线通信信道在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的由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发射的第二数据包的另外步骤。如果第二数据包的确认指示符不被设置或如果第一助听仪器无法接收第二数据包,则如果第一数据包属于第一包类别,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从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向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重发第一数据包至多N次;N为在1和4之间的正整数。
背景技术
在一对助听仪器之间或助听仪器和另一便携式通信装置之间的无线双向或单向音频数据流传输是非常可取的。然而,对于由于从助听仪器的典型电池可得到的电力很少的助听仪器来说,利用现有技术的无线数据通信方法、协议和装置要必须解决或交付可行的解决方案,存在功耗、可靠性、发射延时或延迟、部件尺寸等方面的若干问题。
标准化的无线数据通信协议,诸如由蓝牙核心规范4.1或更早版本所定义的蓝牙LE不允许实时音频传输。所定义的协议存在若干限制,即在不改变某些协议层的情况下实时音频传输是不可行的:
LE所定义的L2CAP信道的性质-其中,定义了传输没有超时或刷新的尽力而为的数据传输方法-也意味着几乎不可能通过所定义的LE进行实时音频服务。
-缺乏实时传输装置也意味着在两个成对的音频接收器(诸如助听器)之间立体声同步几乎是不可能的。
-包大小意味着发射实时音频(通常为16-96kbit/s)所需的数据速率的开销数据是非常高的。
本方法的目的是在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和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之间交换数据包以克服上面提及的现有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方法、协议和装置的问题和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通过双向无线通信信道在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和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之间交换数据包的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助听仪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生成属于第一包类别或第二包类别的第一数据包,并向第一数据包添加带有默认设置的确认指示符,
-通过无线通信信道从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向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发射第一数据包,
-优选在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监测无线通信信道在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的由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发射的第二数据包,
-如果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接收第二数据包,并且如果第一数据包的确认指示符被设置:
-在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生成第三数据包,第三数据包包括反映成功或失败接收第二数据包的确认指示符设定,并且
通过无线通信信道向第二便携式通信装置发射第三数据包;并且
如果第二数据包的确认指示符不被设置或如果第一便携式通信装置无法接收第二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N瑞声达A/S,未经GN瑞声达A/S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7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