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工程洞桩施工用左右位移式低净空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99857.6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2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萧守让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武轩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左右 位移 净空 钻机 | ||
一种地下工程洞桩施工用左右位移式低净空钻机,包括行走机构(1)、与行走机构(1)连接的钻进机构(2),钻进机构(2)包括龙门架(21)、伸缩钻杆(22)、动力头(23)、钻头(24)、滑块(25)、短套(26),伸缩钻杆(22)上端套设于动力头(23)内,动力头(23)固接于短套(26)下部并带动伸缩钻杆(22)旋转,短套(26)上端滑动设置在龙门架(21)的横梁上,钻头(24)与滑块(25)可拆卸地连接,滑块(25)与龙门架(21)的立柱配合实现上下滑动。本发明的左右位移式低净空钻机在高度受限的状态下,通过钻杆在龙门架横梁上左移或者右移来腾出空间高度,使钻头得以离开地面,实现取土、卸土,在地下有限的高度内实现钻深30米以上、钻径0.5‑2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建设、隧道建设、城市管廊建设等地下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桩基础成孔用左右位移式低净空钻机。
背景技术
现有轨道交通、地铁施工、隧道内施工、城市管廊建设等地下工程施工时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难题:洞桩施工,即在洞内向地下打桩。国内桩工生产企业没有一款设备可以在洞内向下打桩的钻机,关键的阻碍在于高度的限制。国内洞桩施工的需求通常都在高度为4.5米以下,桩深需要达到20-30米,桩径要求1-1.8米。国外目前推出的钻机设计思路局限,不能满足国内地下工程对桩径、桩深的要求,比如意大利迈特公司推出的两款钻机,其中一款高度为5.4米,钻深仅有16米,钻径仅为0.8米;另一款高度为3.8米,钻深仅有12米,钻径仅为0.6米,并且两款钻机价格昂贵,高达数百万人民币。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应用,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左右位移式低净空钻机,能够满足目前地下工程桩基础成孔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左右位移式低净空钻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地下4.5米(不限于此)高度限制下,在洞内或桥梁、房屋等低净空状态下,向下钻进深度达到30米以上,钻孔直径达到0.5-2米,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左右位移式低净空钻机,包括行走机构1、与行走机构1连接的钻进机构2,该钻进机构2包括龙门架21、伸缩钻杆22、动力头23、钻头24、滑块25、短套26,该伸缩钻杆22上端套设在动力头23内,该动力头23固接于短套26下部并带动伸缩钻杆22旋转,该短套26上端滑动设置在龙门架21的横梁上,该钻头24与滑块25可拆卸地连接,滑块25与龙门架21的立柱配合实现上下滑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左右位移式低净空钻机,所述行走机构1采用轮式或履带式或步履式。
前述的左右位移式低净空钻机,所述短套26沿横梁的滑动通过液压缸驱动或机械驱动或气压驱动来实现。
前述的左右位移式低净空钻机,所述滑块25套设于龙门架21的右立柱上,伸缩钻杆22、动力头23位于钻头24的左侧。
前述的左右位移式低净空钻机,所述滑块25套设于龙门架21的左立柱上,伸缩钻杆22、动力头23位于钻头24的右侧。
前述的左右位移式低净空钻机,所述钻头24通过滑块25下滑至龙门架21立柱的下部时,短套26带动动力头23、伸缩钻杆22移动至钻头24上方,伸缩钻杆22的内管下端与钻头24可拆卸地连接;滑块25与钻头24断开。
前述的左右位移式低净空钻机,所述动力头23通过管线与行走机构1上的动力站连接,驱动动力头23进行正反向旋转。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的左右位移式低净空钻机在高度受限的状态下,通过钻杆在龙门架横梁上左移或者右移来腾出空间高度,使钻头得以离开地面,实现取土、卸土,在地下有限的高度内实现钻深30米以上、钻径0.5-2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武轩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武轩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99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