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用微膨胀矿物掺合料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00179.0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6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秉乾;杨亚丽;李和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双友特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2/14 | 分类号: | C04B22/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60 | 代理人: | 王翀 |
地址: | 417700 湖南省娄底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膨胀 矿物 掺合 料及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用微膨胀矿物掺合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名词解释:
高炉渣是冶炼生铁时从高炉中排出的废物,当炉温达到1400—1600℃时,炉料熔融,矿石中的脉石、焦炭中的灰分和助溶剂和其他不能进入生铁中的杂质形成以硅酸盐和铝酸盐为主浮在铁水上面的熔渣。高炉渣中主要成分为CaO、SiO2和Al2O3。
转炉渣,即转炉钢渣是转炉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主要来源于铁水与废钢中所含元素氧化后形成的氧化物,金属炉料带入的杂质,加入的造渣剂(如石灰石、萤石、硅石)、氧化剂、脱硫产物和被侵蚀的炉衬材料等主要含有CaO、SiO2、Al2O3、MgO、Fe2O3、MnO、P2O5和f–CaO(游离氧化钙)等。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主要组分为:SiO2、Al2O3、FeO、Fe2O3、CaO、TiO2等。
微膨胀掺合料通过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水化反应来产生体积变大的结晶,从而引起混凝土体积膨胀,产生一定预应力,有助于控制混凝土收缩开裂。现有的微膨胀掺合料一般通过铝矾土为主料制成,但是其成本较高。此外,脱水石膏、转炉渣、高炉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一直是个难题,如何对上述固体废弃物进行充分利用变废为宝是人们长久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用微膨胀矿物掺合料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以脱水石膏,转炉渣,高炉渣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作混凝土用微膨胀矿物掺合料,不仅处理了大量工业废渣,保护了环境,而且变废为宝,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用微膨胀矿物掺合料,包括脱水石膏,转炉渣,高炉渣和粉煤灰。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脱水石膏,转炉渣,高炉渣和粉煤灰的质量比为8:40:20:32。
一种混凝土用微膨胀矿物掺合料的制作方法,如下步骤:
步骤一、破碎:将脱水石膏,转炉渣,高炉渣和粉煤灰混合后破碎形成混合物料;
步骤二、加热烘干:将混合物料加热烘干;
步骤三、搅拌:将混合物料搅拌均匀;
步骤四、粉末:将混合物料研磨成粉状物料;
步骤五、风选:粉状物料进行风选,选出细度为45微米方孔筛筛余小于25%的粉状物料;
步骤六、气动搅拌:对粉状物料进行气动搅拌,充分混匀,得到混凝土用微膨胀矿物掺合料。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脱水石膏,转炉渣,高炉渣和粉煤灰的质量比为8:40:20:32。
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以脱水石膏,转炉渣,高炉渣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作混凝土用微膨胀矿物掺合料,不仅处理了大量工业废渣,保护了环境,而且变废为宝,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实施例1
选取8公斤脱水石膏,40公斤转炉渣,20公斤高炉渣和32公斤粉煤灰,然后进行下述操作:
步骤一、破碎:将脱水石膏,转炉渣,高炉渣和粉煤灰混合后破碎形成混合物料;
步骤二、加热烘干:将混合物料加热烘干;
步骤三、搅拌:将混合物料搅拌均匀;
步骤四、粉末:将混合物料研磨成粉状物料;
步骤五、风选:粉状物料进行风选,选出细度为45微米方孔筛筛余小于25%的粉状物料;
步骤六、气动搅拌:对粉状物料进行气动搅拌,充分混匀,得到混凝土用微膨胀矿物掺合料。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双友特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双友特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00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