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承受100MPa压力的光纤穿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01633.4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5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陆洋;刘鑫宇;李一平;李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受 100 mpa 压力 光纤 装置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承受100MPa压力的光纤穿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包括穿壁件本体,所述穿壁件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耐压舱壁面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另一端设有用于与耐压舱壁面的外表面密封连接的轴肩,所述穿壁件本体上沿轴向设有穿线孔,所述穿壁件本体的轴肩端和螺纹端分别设有与穿线孔连通的灌胶槽I和灌胶槽II,光纤穿过穿线孔、并且通过在灌胶槽I、穿线孔及灌胶槽II内灌胶环氧树脂固定。本发明利用环氧在压力下的收缩特性进行密封,并为环氧提供骨架提高承压能力,保证耐压仓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承受100MPa压力的光纤穿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光纤通信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可以用于深水与地面通信。光纤具有频带宽、损耗低、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不仅在民用市场收到用户追捧,而且在军事、海洋科考、太空探索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光纤由内芯和包层组成,内芯一般为几十微米或几微米;外面层称为包层,包层的作用就是保护光纤,光纤的聚合物图层一般为环氧丙烯酸酯或者丙烯酸酯。内涂层弹性模量较低,约为白兆帕级,材质软,用于避免光纤收到机械损伤。外图层弹性模量较高,可达几万兆帕,材质坚硬,有利于光纤受压特性和耐磨特性。
现有光纤穿壁密封技术通常采用O圈挤压密封,多数适用场合为无压差舱体穿壁,例如民用光端机盒与航空航天飞行器密封舱体。在水下应用中,国内目前采用光纤穿壁可用于1000米水深工作的ARV,即内外压差仅为10MPa,而且为单光纤穿壁密封。当潜器在深海工作时,需要耐压仓内部与外部的通讯,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光纤穿壁连接,而且要保证耐压仓的密封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承受100MPa压力的光纤穿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该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保证了耐压仓的密封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承受100MPa压力的光纤穿壁装置,包括穿壁件本体,所述穿壁件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耐压舱壁面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另一端设有用于与耐压舱壁面的外表面密封连接的轴肩,所述穿壁件本体上沿轴向设有穿线孔,所述穿壁件本体的轴肩端和螺纹端分别设有与穿线孔连通的灌胶槽I和灌胶槽II,光纤穿过穿线孔、并且通过在灌胶槽I、穿线孔及灌胶槽II内灌胶环氧树脂固定。
在所述灌胶槽I的底部,所述穿线孔的端部边缘设有沿轴向凸起的唇型结构。
在所述灌胶槽I的底部设有圆柱形凸起,在所述圆柱形凸起上沿轴向设有与穿线孔连通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外侧开口大于内侧开口,并且外侧开口的边缘为圆弧过渡,形成所述唇型结构。
所述灌胶槽II的内壁设有螺旋槽结构。所述光纤位于所述灌胶槽II内的部分盘旋布设。
所述环氧树脂外露于灌胶槽I和灌胶槽II的部分均为锥面。
一种可承受100MPa压力的光纤穿壁装置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加工穿壁件本体,所述穿壁件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耐压舱壁面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另一端设有用于与耐压舱壁面的外表面密封连接的轴肩,所述穿壁件本体上沿轴向设有穿线孔,所述穿壁件本体的轴肩端和螺纹端分别设有与穿线孔连通的灌胶槽I和灌胶槽II,在所述灌胶槽I的底部,所述穿线孔的端部边缘设有沿轴向凸起的唇型结构;
2)对所述穿壁件本体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处理完后及时入袋封存;
3)将两根或两根以上光纤通过酒精浸泡来处理表面;
4)两根或两根以上光纤的一端端部分别通过玻璃胶粘接,将各光纤的另一端从所述穿壁件本体的灌胶槽I一侧插入,各光纤的另一端在所述穿壁件本体的灌胶槽II内盘旋后伸出,通过光纤的一端端部的玻璃胶将灌胶槽I的槽口封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016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