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栅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01671.X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8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圣贵;袁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9/06 | 分类号: | H01J49/06;H01J49/40;H01J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志东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栅网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极框,所述电极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缠绕部以及第二缠绕部,所述第一缠绕部以及所述第二缠绕部的厚度相等,且所述第一缠绕部以及所述第二缠绕部的厚度不大于所述电极框中其余区域的厚度;
栅网孔,所述栅网孔是由所述电极框限定出;以及
栅网,所述栅网设置在所述栅网孔中,所述栅网由平行设置的多根金属丝构成,并且多根所述金属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缠绕部和所述第二缠绕部上,且所述栅网位于所述栅网电极厚度的中间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框为矩形电极框或圆形电极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栅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电极框包括第一垂直部、第二垂直部、第一水平部以及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垂直部为所述第一缠绕部,所述第二垂直部为所述第二缠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网电极,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金属丝的间距不超过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网电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沿着多根所述金属丝至少之一的路径分别设在所述第一缠绕部以及所述第二缠绕部上;
所述限位件为狭缝,所述狭缝设置在所述第一缠绕部以及所述第二缠绕部的侧壁上;
相邻所述狭缝的间距为不超过1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为金丝以及钨丝的至少之一;
所述金属丝的直径为10~5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栅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部、所述第二垂直部的长度与所述矩形电极框在垂直方向上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垂直部、所述第二垂直部的厚度;
所述第一垂直部、所述第二垂直部的厚度为0.5~4mm且所述第一垂直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垂直部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的厚度为0.5~8mm且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厚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框进一步包括:
多个补缺片,所述补缺片固定在所述第一缠绕部以及所述第二缠绕部的上表面,所述补缺片朝向所述第一缠绕部以及所述第二缠绕部的一侧具有凹面,所述补缺片的厚度与所述第一缠绕部的厚度之和,与所述电极框中其余区域的厚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部以及所述第二缠绕部的侧壁具有倒角。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栅网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金属丝沿电极框的第一缠绕部以及第二缠绕部对所述电极框进行平行缠绕,在所述第一缠绕部以及所述第二缠绕部上固定缠绕的所述金属丝,并去除所述电极框下表面的所述金属丝,以便在栅网孔中形成栅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设置在所述第一缠绕部以及所述第二缠绕部上的限位件平行缠绕所述金属丝。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缠绕部以及所述第二缠绕部的上表面设置补缺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016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