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水平井页岩气藏地层参数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05715.6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6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卢德唐;郑德温;李道伦;董大忠;查文舒;方朝合;贾智淳;陈建军;田伟;陈晓熙;葛稚新;刘人和;曾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焕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层参数 拟合 精度要求 水平井 页岩气 预设 井底压力 理论曲线 直线段 校正 长度和位置 模拟计算 实测曲线 压力导数 非稳态 试井 绘制 降落 | ||
1.一种确定水平井页岩气藏地层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水平井页岩气藏的初始地层参数;
根据所述初始地层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所述页岩气藏的井底压力,并根据所述井底压力,绘制井底压力理论曲线、井底压力降落理论曲线和井底压力导数理论曲线;
根据所述井底压力理论曲线、所述井底压力降落理论曲线、所述井底压力导数理论曲线、井底压力实测曲线、井底压力降落实测曲线和井底压力导数实测曲线,通过拟合,得到拟合结果;
如果所述拟合结果满足预设精度要求,则将所述初始地层参数确定为所述页岩气藏的实际地层参数;
如果所述拟合结果不满足预设精度要求,则根据理论曲线的拟直线段对所述初始地层参数进行一次或多次校正操作,直到基于校正后的初始地层参数得到的拟合结果满足所述预设精度要求,并将校正后的初始地层参数确定为所述页岩气藏的实际地层参数;
其中,根据所述初始地层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所述页岩气藏的井底压力,并根据所述井底压力,绘制井底压力理论曲线、井底压力降落理论曲线和井底压力导数理论曲线,包括:
获取所述页岩气藏的初始条件参数和所述页岩气藏的井筒参数;
将所述页岩气藏的初始条件参数、所述页岩气藏的井筒参数和所述页岩气藏的初始地层参数作为所述页岩气藏的参数集合;
建立所述页岩气藏的流动模型;
确定所述页岩气藏的井筒类型、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
根据所述参数集合,利用所述流动模型、所述井筒类型、所述生产方式和所述生产条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所述页岩气藏的井底压力;
根据所述井底压力,绘制得到所述井底压力理论曲线、所述井底压力降落理论曲线和所述井底压力导数理论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页岩气藏的流动模型,包括:
根据视渗透率公式和达西定律对所述页岩气藏的初始流动模型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页岩气藏的初始流动模型作为所述页岩气藏的第一修正模型;
通过建立单组分气体吸附公式,对所述页岩气藏的第一修正模型进行调整,得到所述页岩气藏的第二修正模型;
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对所述页岩气藏的第二修正模型进行调整,将调整后得到的所述页岩气藏的第二修正模型作为所述页岩气藏的流动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井底压力理论曲线、所述井底压力降落理论曲线、所述井底压力导数理论曲线、井底压力实测曲线、井底压力降落实测曲线和井底压力导数实测曲线,通过拟合,得到拟合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井底压力理论曲线、所述井底压力降落理论曲线和所述井底压力导数理论曲线,获取理论压力差和理论压力导数;
根据所述理论压力差和所述理论压力导数,绘制理论压力差和理论压力导数的双对数图;
根据所述井底压力实测曲线、所述井底压力降落实测曲线和所述井底压力导数实测曲线,获取实测压力差和实测压力导数;
根据所述实测压力差和所述实测压力导数,绘制实测压力差和实测压力导数的双对数图;
将所述理论压力差和理论压力导数的双对数图和所述实测压力差和实测压力导数的双对数图进行拟合,得到所述拟合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理论曲线的拟直线段对所述初始地层参数进行一次或多次校正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理论曲线的拟直线段调整所述初始地层参数,得到校正后的初始地层参数;
根据所述校正后的初始地层参数,通过模拟计算,得到所述页岩气藏的校正后的井底压力,并绘制校正后的井底压力理论曲线、校正后的井底压力降落理论曲线和校正后的井底压力导数理论曲线;
根据所述井底压力理论曲线、所述井底压力降落理论曲线、所述井底压力导数理论曲线、所述井底压力实测曲线、所述井底压力降落实测曲线和所述井底压力导数实测曲线,通过拟合,得到拟合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057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