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金属化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07495.0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8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沈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铜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32;H01G4/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金属化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金属化薄膜,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21世纪的能源问题越来越引人瞩目,全球各个行业都在大张旗鼓的节能,照明行业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照明用电量很大,因而节能潜力巨大,这给照明行业的元器件供应商提供了商机和挑战。电容器行业就是其中的一个受益者,特别是在白炽灯、电感式镇流器被禁用,随着紧凑型节能灯、电子式镇流器及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LED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研发长寿命、高功率电子产品是照明行业的新的发展趋势。该类产品主要应用于照明市场的电子镇流器和LED中,市场需求量比较大,风险性小,投资回报率大。
普通金属化薄膜自愈时容易发生多层介质连续击穿造成大面积灼伤的现象,其电容器内部不会出现大的电流,产生高温;并且,普通金属化薄膜没有专门的散热结构,普通金属化薄膜的基材即塑料薄膜其导热性差,造成普通金属化薄膜散热效果有限,利用普通金属化薄膜卷绕成的电容器芯子在电容器中易累积热量,再加上电容器芯子结构致密,内部热量散发困难。普通金属化薄膜制成的电容器在环境温度高于80℃左右时,金属化薄膜发生击穿的几率呈指数上升,使用寿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耐高温金属化薄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高温金属化薄膜,包括基膜,所述基膜的上表面设置有金属层,基膜的下表面设置有散热膜,所述金属层包括多个金属区,金属区在基膜的上表面阵列分布,相邻的金属区之间设置有隔离区,隔离区包括纵隔离带和横隔离带,所述纵隔离带与基膜的轴线平行,横隔离带与纵隔离带相互垂直,相邻的金属区之间还设置有微型保险丝,相邻的金属区之间通过微型保险丝电气连接;所述散热膜的上表面设置有散热带,散热带包括纵散热带和横散热带,所述纵散热带设置在纵隔离带的正下方且纵散热带与纵隔离带相互平行,所述横散热带设置在横隔离带的正下方且横散热带与横隔离带相互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纵隔离带的宽度为a,所述横隔离带的宽度为b,所述纵散热带的宽度为c,c>a;所述横散热带的宽度为d,d>b。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散热膜的宽度等于基膜的宽度,所述横散热带的长度小于散热膜的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散热膜为聚酯薄膜,所述散热带由石墨浆在聚酯薄膜的上表面经过喷涂和烘干制成,散热膜的上表面还涂覆有快干胶,散热膜和基膜之间通过快干胶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石墨浆由石墨粉、硅酸钠、氰基丙烯酸酯组成,石墨浆中石墨粉的质量:硅酸钠的质量:氰基丙烯酸酯的质量=100:(12~15):(50~60);石墨浆在聚酯薄膜上表面的烘干温度为85~90℃。
本发明所述耐高温金属化薄膜通过设置散热膜,并在散热膜上设置与隔离区相对应的散热带,避免金属区发生连续击穿造成大面积灼伤的现象,利用该耐高温金属化薄膜制成的电容器能够避免其内部产生高温,该电容器在高温环境中作业,即使绝大多数微型保险丝都被高温熔断,也不会出现过热发生爆炸;所述耐高温金属化薄膜的自愈能力高,散热效果好,耐高温性能强,防止局部发生灼烧或击穿现象,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高,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实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耐高温金属化薄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金属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散热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铜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市铜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07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手臂
- 下一篇:一种新型速用丝网感光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