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五加注射液的成分检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09805.2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4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方同华;徐秀杰;贾文娟;周广红;王维龙;王博;董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五加 注射液 成分 检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五加注射液的成分检验方法,更具体涉及对刺五加注射液中12种主要成份的含量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刺五加注射液为刺五加经提取加工而制成的灭菌水溶液,有平补肝肾,益精壮骨之功能,主治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刺五加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丙酸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含氮碱基类、糖、氨基酸等。
由于刺五加注射液中成分种类较多,其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苯丙素类、三萜类、黄酮类、含氮化合物、糖类等。目前还没有一种检测分析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快速、准确地检测刺五加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及含量。通常是对其中的各类成分进行单独检验。
例如,现有对刺五加注射液中总苷类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为:以紫丁香苷为对照品,依照分光光度法在265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刺五加注射液中总苷的含量。而对总苷类中的具体成分,则是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测定。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210049755公开了紫丁香苷和刺五加苷E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柱温为40℃,流速为每分钟0.3mL,检测波长为220nm,理论板数按紫丁香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0,刺五加苷E峰的分离度应达到1.5,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分钟时,流动相为5%的乙腈和95%的体积比为0.1%的磷酸溶液;3.2分钟时,流动相为9.2%的乙腈和90.8%的体积比为0.1%的磷酸溶液;10.0分钟时,流动相为22%的乙腈和78%的体积比为0.1%的磷酸溶液;12.0分钟时,流动相为100%的乙腈;15.0分钟时,流动相为5%的乙腈和95%的体积比为0.1%的磷酸溶液。
又例如,现有对刺五加注射液中总糖类物质的测定方法为以葡萄糖为对照品,依照分光光度法在49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刺五加注射液中总糖的含量。
上述方法虽然能够快速获得刺五加注射液中的某类成分的含量,但是无法对该类物质所包含的具体成分进行定量分析,需要分别针对各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分析测定过程相对较为繁复,耗时较长。
另一方面,中国专利申请200410044162公开了一种刺五加指纹图谱检测方法。该方法虽然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实现了一次检测识别出刺五加中的14个成分峰。然而上述方法的分离度较低,多个成分峰之间存在明显重叠;准确性较低,基线不平稳,背景干扰严重;除紫丁香苷以外,没有识别出其他刺五加苷类物质、核苷类物质、黄酮类物质以及绿原酸等化合物,也没有提供标准参照;没有提供各个成分的浓度计算的线性回归方程,也就无法直观快速的进行各成分浓度的计算;重复性和准确性相对较低。
中药注射液由于其成分相对较为复杂,因此质量控制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就刺五加注射液而言,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何能够一次将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检测出并进行定量,对其生产制造以及临床使用中的质量监控非常重要,然而现有技术并未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刺五加注射液的成分检验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对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检测定量,是其生产制造和临床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涉及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简称为UPLC;高效液相色谱简称为HPLC。
如未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涉及的百分含量,例如“2%的甲醇溶液”指体积百分比,即“2%的甲醇溶液”指100mL溶液里含有2mL甲醇。
如未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涉及的某溶液,例如“甲醇溶液”指其水溶液,即“甲醇溶液”指以水为溶剂的甲醇溶液。
如未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涉及的水指超纯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刺五加注射液的成分检验方法。
所述的刺五加注射液的成分检验方法包括能同时检测胞苷、尿苷、腺苷、鸟苷、5-羟甲基糠醛、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刺五加苷B、隐绿原酸、异嗪皮啶和刺五加苷E,12个主要成分的UPLC含量测定方法。
所述的UPLC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量取待测刺五加注射液,加入甲醇溶液,摇匀后使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098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车记录仪(jy‑SH02)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生产用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