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催化法脱硫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10306.5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4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戴家旗;徐时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天鸿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0;B01D53/81;B01J23/74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催化 脱硫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催化法脱硫工艺,属于化工脱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炭法烟气脱硫是利用活性炭孔隙的吸附作用将烟气中的SO2吸附富集,饱和后加热再生,解析出高浓度的SO2气体,再经过硫酸生产工艺制备硫酸或进一步生产液态SO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良好脱硫性能,具有高效、简单、环保性能的新型催化法脱硫工艺。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以活性炭为载体,所述载体上负载活性组分,
按照以下的脱硫机理进行:
SO2(g)→SO2*
O2(g)→O2*
H2O(g)→H2O*
SO2 *+O2*→SO3*
SO3*+H2O*→H2SO4*。
所述活性组分采用含Cl-亚铁盐与碱性沉淀剂反应生成中间相,后经氧化剂氧化而成γ-FeOOH,然后经过320℃~350℃缓慢脱水而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①高效。脱硫效率>95%,特别是在处理低浓度烟气时,能突破吸收法技术气液平衡的限制,脱硫效率不下降,工程实践中甚至出现了100%的脱硫效率。适应性强、范围广,适应烟气成分复杂、二氧化硫浓度在0.001%~3%波动、烟气温度在60~200℃间的各种工况条件。
②简单。工艺流程短、设备少、因此占地面积也小。操作简单。由于设备少,流程短,日常只有再生需要经常间歇式操作,一般装置每班只需1人即可,也可由硫酸生产装置的操作人员兼顾操作,可完全不必考虑操作人员费用。
③环保。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由于是干法技术,不会有湿法技术的结垢、堵塞等一系列的问题。无二次污染。所产生的产品回到硫酸装置,因此没有任何其他外排污染物。
④经济。不需不断添加脱硫剂。催化法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催化剂加速反应过程但本身不消耗,相比吸收法技术需要不断添加脱硫剂,新型催化法技术的脱硫剂基本不用添加,只需反复再生即可。
⑤运行费用低。日常运行费用只有水、电、蒸汽的费用,省掉了脱硫剂的成分,运行成本自然要低很多。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以活性炭为载体,所述载体上负载活性组分,
按照以下的脱硫机理进行:
SO2(g)→SO2*
O2(g)→O2*
H2O(g)→H2O*
SO2*+O2*→SO3*
SO3*+H2O*→H2SO4*。
所述活性组分采用含Cl-亚铁盐与碱性沉淀剂反应生成中间相,后经氧化剂氧化而成γ-FeOOH,然后经过320℃~350℃缓慢脱水而成。
新型催化法在载体上负载活性催化成分,制备成催化剂,利用烟气中的水分、氧气、SO2和热量,生产一定浓度的硫酸。新型催化法不同于传统的炭法烟气脱硫技术。
新型催化法技术既具有吸附功能,又具有催化剂的催化功能。烟气中的SO2、H2O、O2被吸附在催化剂的孔隙中,在活性组分的催化作用下变为具有活性的分子,同时反应生成H2SO4。催化反应生成的硫酸富集在载体中,当脱硫一段时间孔隙能硫酸达到饱和后再生,释放出催化剂的活性位,催化剂的脱硫能力得到恢复。与传统炭法比较,催化法脱硫能耗少、脱硫剂损耗小且不必再建一套硫酸生产装置,使工艺流程变短,运行更稳定可靠。
本发明的脱硫剂不同于传统脱硫活性焦、活性炭,它是以炭材料为载体,负载一定活性组分,使其对SO2氧化制酸过程具有催化性。因此,该脱硫剂既有吸附功能,对硫酸有一定储存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催化功能,将脱硫过程变为硫酸生产过程。脱硫剂使用寿命较长,不需持续大量添加,每年维护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天鸿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天鸿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0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享单车规范归还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脱硝除硫过滤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