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安全轮胎内部填充用聚氨酯材料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11120.1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7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杜俊超;孙海欧;赵修文;于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8/12;C08G18/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安全 轮胎 内部 填充 聚氨酯 材料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安全轮胎内部填充用聚氨酯材料及其使用方法,以重量百分数计:A组分包括5%‑15%二异氰酸酯,15%‑40%聚醚多元醇1,50%‑75%稀释剂;B组分包括20%‑47.5%聚醚多元醇2,1%‑5%扩链剂,交联剂1%‑5%,稀释剂50%‑75%,催化剂0.3%‑1.0%,防老剂0‑2%。聚醚多元醇1选自官能度2或3,分子量在2000‑5000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2是分子量在4000‑8000,官能度2或3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稀释剂选自环烷油、芳烃油、三(2‑氯丙基)磷酸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双异丁酸酯。该材料原液粘度低、成本低,混合后可操作时间长、填充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内部填充材料,特别涉及轮胎填充用聚氨酯材料。
背景技术
安全轮胎内部填充聚氨酯材料是一种新型的轮胎填充材料,其具有物理性能好、软硬度易调节、形变恢复快、滞后生热少、制品缺陷少、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用聚氨酯材料填充轮胎采用静态混合器进行原材料混合,室温填充,制品无须高温熟化,耗能少;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便于连续化生产。
专利文献CN102585147A公开了一种工程装备用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采用双组份体系,一是A组分:二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反应,得到异氰酸根含量3%~8%的预聚物;二是B组分:主要采用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催化剂组成。A组分与B组分以体积比100∶90~110混合,浇注、硫化成型,得到制品硬度为邵A20~60的聚氨酯弹性体制品。该聚氨酯弹性体制品能够用于轮胎的填充。但该组合物A、B组分粘度大,不利于混合充模;聚醚用量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轮胎内部填充用聚氨酯材料。该材料原液粘度低、成本低,混合后可操作时间长、填充速度快。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该材料的使用方法。
为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轮胎内部填充聚氨酯材料,由两种组分组成,以重量百分数计包括:
A组分:二异氰酸酯 5%-15%,
聚醚多元醇1 15%-40%
稀释剂 50%-75%
在80-90℃反应2h,得到异氰酸根含量在2%-7%的预聚体。
其中二异氰酸酯选自TDI或MDI-100或其混合物;聚醚多元醇1选自官能度2或3,数均分子量在2000-5000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稀释剂选自环烷油、芳烃油、三(2-氯丙基)磷酸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双异丁酸酯等。
B组分:聚醚多元醇2 20%-47.5%,扩链剂1%-5%,交联剂1%-5%,稀释剂50%-75%,催化剂0.3%-1.0%,防老剂0-2%,得到B组分。
聚醚多元醇2是数均分子量在4000-8000,官能度2或3的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
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量0.3%-1.0%包括0.2%-0.9%的叔胺类催化剂和0.1-0.5%的有机金属催化剂。叔胺类催化剂包括三亚乙基二胺、N-甲基二环己胺、五甲基二亚丙基三胺或三乙胺等;有机金属催化剂包括二硫醇二辛基锡、双十二烷硫基二甲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双十四烷酸二丁基锡、有机铋等。
本发明所述的防老剂,如:抗氧剂168,抗氧剂1010,抗氧剂1135等。
本发明所述的扩链剂为1,4-丁二醇、二乙二醇等。
本发明所述的交联剂为4,4’-双仲丁氨基二苯基甲烷、二乙基甲苯二胺等。
A、B组分黏度均在200-600m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1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