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高温高压水冷调节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11349.5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1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赵煜;吴鹏龙;孙永飞;胡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32;F16K1/36;F16K27/02;F16K49/00;F16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周良玉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瓣轴 蝶阀 阀瓣 位置显示机构 电动作动筒 旋转编码器 电动高温 转动机构 高压水 水冷 高压气体管道 设计技术领域 冷却水通道 数字量输出 电动控制 蝶阀开度 阀体水套 角度转换 维修更换 影响试验 远程控制 电脉冲 螺旋式 中高温 阀体 排故 省时 圆钢 转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高温高压水冷调节蝶阀,属于水冷蝶阀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阀瓣、阀体、阀瓣轴、转动机构及位置显示机构;阀瓣和阀体水套内部布置有螺旋式圆钢形成的冷却水通道,阀瓣轴分为第一阀瓣轴和第二阀瓣轴,阀瓣通过第一阀瓣轴与位置显示机构相连,阀瓣通过第二阀瓣轴与转动机构相连,阀瓣的调节转动由电动作动筒远程控制,通过旋转编码器将蝶阀的旋转角度转换为电脉冲以数字量输出,从而实现对蝶阀开度的精确控制。此水冷蝶阀可适应于工业中高温高压气体管道调节,同时可实现远程电动控制,安全可靠,精度高,且当蝶阀出现故障时,电动作动筒和旋转编码器可方便快捷地进行排故维修更换,成本较低,方便省时,且不影响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冷蝶阀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高温高压水冷调节蝶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蝶阀大部分为阀体、阀杆和阀瓣组合成一体的阀类装置,通过阀杆上基本的电动执行机构控制阀杆的转动,进而控制阀瓣的转动,这种蝶阀一般只能使用在工业中低温的管道。现有技术中针对高温管道也设计了一些水冷蝶阀,此类水冷蝶阀的阀瓣和阀体水冷套都为一个简单的空腔,空腔内流道没有螺旋改变,冷却水与热端的换热效果较差;此类水冷蝶阀在高压环境下,阀瓣容易产生变形,使用有一定局限性;同时,现有电动蝶阀的执行机构里存在涡轮蜗杆、齿轮等不同机构,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空程,精度较差;并且,现有电动水冷蝶阀都是通过基本的电动执行机构驱动阀门的开关,即通过调节系统的4至20mA直流控制信号进行控制,成本较高,结构复杂。针对环境恶劣的发动机燃烧室试验时调节性能较差,进行排故维修时,过程复杂,大多需将蝶阀返回厂家进行维修,既浪费劳力又浪费时间和金钱,在发动机燃烧室试验时,当蝶阀出现问题需返回厂家时,试验就必须停止,而每次大功率空气压缩机启动和空气通过电加温器加到试验状态时需要一定时间,设备用电多,试验消耗经费高,且容易拖延试验时间,影响科研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动高温高压水冷调节蝶阀,阀瓣和阀体水套内部布置有螺旋式冷却水通道,且阀瓣的调节转动由电动作动筒远程控制,通过旋转编码器将蝶阀的旋转角度转换为电脉冲以数字量输出,从而实现对蝶阀开度的精确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高温高压水冷调节蝶阀,包括:阀瓣、阀体、阀瓣轴、转动机构及位置显示机构;
阀瓣为圆形扁状空腔结构,阀瓣的两侧底面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阀瓣内部空腔螺旋型布置阀瓣圆钢,形成冷却水通道;
阀体采用分体式设计,设置有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及分体式阀瓣轴安装座,所述第一阀体及第二阀体两侧分别设置连接法兰,且且另外两侧设置阀瓣轴安装座,所述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及阀瓣轴安装座通过连接法兰连接成一体;
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分别设置有相互独立阀体水套,所述阀体水套包括内壁和外壁连接形成的空腔及空腔两侧设置有水套进水管和水套出水管;所述空腔内沿侧壁螺旋型布置水套圆钢,形成冷取水通道,所述冷却水通道一端与水套进水管连接,另一端与水套出水管连接;
阀瓣轴包括第一阀瓣轴和第二阀瓣轴,且第一阀瓣轴和第二阀瓣轴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一阀瓣轴的一端与阀瓣的冷却水通道的进水端连接,另一端与位置显示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阀瓣轴的一端与阀瓣的冷却水通道的出口端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机构连接;
转动机构包括:阀瓣摇臂、电动作动筒、作动筒安装座、螺杆安装板、调节螺母及螺杆,阀瓣摇臂设置有摇臂安装孔,电动作动筒一端通过螺栓穿过摇臂安装孔与阀瓣摇臂连接,电动作动筒另一端与作动筒安装座连接,螺杆一端与作动筒安装座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母固定在螺杆安装板上;
位置显示机构包括:刻度盘、指针、套筒、螺旋槽型联轴器、旋转编码器、螺纹杆、安装板,所述刻度盘通过螺纹杆与安装板连接,且刻度盘固定在阀瓣轴安装座上;旋转编码器固定在安装板,所述旋转编码器通过螺旋槽型联轴器与第一阀瓣轴连接,所述套筒设置有指针,套筒安装在第一阀瓣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13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