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三七生长后期的高钾型水肥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726112.4 申请日: 2016-08-25
公开(公告)号: CN107778069A 公开(公告)日: 2018-03-09
发明(设计)人: 陈中坚;魏富刚;王勇;王明志;余育启 申请(专利权)人: 文山苗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C05G3/04;C05G1/00;C05G3/02
代理公司: 北京鼎宏元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58 代理人: 邓金涛
地址: 663000 云南省文山壮***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用于 三七 生长 后期 高钾型 水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三七生长后期的高钾型水肥。

背景技术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有“金不换”、“南国神草”、“参中之王”等美誉,是云南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中医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三七施肥方法。三七是多年宿根植物,根系不发达,50%以上的根系分布在5-10cm的的表土中,对土壤的肥力要求极其严格,要不断的补充各种肥料。合理的施肥对三七的生长极为重要。就目前三七的施肥方式主要以旱施为主要方法。旱施就是将发酵好的有机肥、火土、箐土等以化肥充分拌匀后均匀的撒至厢面上。就目前主要施肥的方式而言由于肥料的发酵、伴肥料的均匀程度等人为因素导致了肥效慢、肥料利用率低等缺陷。同时由于施肥不均匀,容易导致施肥过重使三七易生病害,施肥过轻,影响三七的生长。

9-11月三七已进入后期生长阶段,光合作用能力逐渐减弱,块根进入最后增重期,对营养需求量很大,是三七根部生长,积累有效成分的关键时期,然而目前并未有针对该阶段的肥料,实现对三七生长进行科学的、精准的施肥,是保障三七的品质、生长及实现规模化种植的重要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提供一种适用于三七生长后期的高钾型水肥,适宜三七的生长需求,促进三七生长,且施肥简单,实现浇水与施肥的一体化。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三七生长后期的高钾型水肥,该高钾型水肥的原料包括,按重量计,磷酸二氢钾20~30份,硝酸钙40~60份,硝酸钾20~40份,磷酸二铵5~10份,五氧化二磷8~15份,氧化钾20~40份,硫酸钾镁10~20份,硼0.03~0.1份,钼0.03~0.1份,螯合铜0.03~0.1份,螯合锰0.03~0.1份,螯合锌0.03~0.1份,螯合铁0.03~0.1份。

优选的,所述高钾型水肥的原料包括,按重量计,磷酸二氢钾25份,硝酸钙50份,硝酸钾30份,磷酸二铵7份,五氧化二磷11份、氧化钾35份,硫酸钾镁15份,硼0.05份,钼0.05份,螯合铜0.05份,螯合锰0.05份,螯合锌0.05份,螯合铁0.05份。

优选的,所述的高钾型水肥还包括水溶性有机质。所述的水溶性有机质的原料包括,按重量计,腐植酸5~10份、黄腐酸3~5份、海藻酸4~8份、甲壳素3~7份。

优选的,所述的高钾型水肥还包括水溶性氨基酸。所述的水溶性氨基酸的原料包括,按重量计,聚天门冬氨酸盐类0.5~2份、聚谷氨酸盐类0.5~2份。

优选的,所述的水肥还包括植物调节剂。所述的植物调节剂的原料包括,按重量计,噻苯隆0.0001~0.00005份,赤霉素0.0001~0.00005份。

优选的,所述的高钾型水肥还包括印楝素0.5~2份。

优选的,所述的高钾型水肥还包括紫苏提取物0.5~2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适用于三七生长的后期高钾型水肥的施用方法为:在三七开花及结果期,每7~10天于三七根部施用所述的高钾型水肥;每次施肥用量为2~3kg/亩,稀释倍数为1000倍;施肥时间为上午7点至9点,或下午4点半以后;控制土壤的湿度在25%~30%,空气湿度在70%~80%。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钾型水肥的施用方法为在三七开花期及结果期,每7~10天于三七叶面施用所述的高钾型水肥;每次施肥用量为0.5~1kg/亩,稀释倍数为1000倍;施肥时间为上午7点至9点,或下午4点半以后;控制土壤的湿度在25%~30%,空气湿度在70%~80%。

本发明采用施用水肥的方式对三七进行施肥,三七施肥主要是氮肥和钾肥,其中氮肥和钾肥的水溶性强,通过肥水结合,让可溶性的氮、钾渗入土壤中,有利于作物根系的吸收,使肥料的利用率提高,减少肥料的用量,节约成本。采用水肥的方法,能有效的保障施肥均匀,避免"烧根"的现象,而且水肥施肥方便,避免传统施用旱肥时对根系的损伤。对三七采用水肥的方式还能对叶面及根部进行精准的施肥,叶面采用叶面施肥的方法,促使叶面的营养吸收及生长,有利于三七的光合作用及营养物质的积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山苗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文山苗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61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