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微生物降解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26528.6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9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西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9B3/00;C02F3/34;C12R1/125;C12R1/05;C12R1/15;C12R1/365;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微生物 降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活垃圾微生物降解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中产生的垃圾及废水日益增加,造成环境的污染,产生不良的气味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许多的垃圾堆积在一起,不仅占用很多的土地,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发出阵阵的臭味,污染空气、水源。同时,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目前,全球每年产生的垃圾量在激增,达到500亿吨,这就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堆放垃圾。然而,能堆放垃圾的特殊留用地已越来越难找到;垃圾填埋时,化学物质可能泄露,污染地下水和土地;此外,如果利用焚烧处理垃圾,有可能造成空气污染。面对过量的废物,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废物的再利用。
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不但成本高,而且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给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成本高、会带来二次污染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垃圾处理效果好、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垃圾微生物降解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活垃圾微生物降解剂,所述降解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产碱杆菌、棒状杆菌、诺卡氏菌混合发酵液与吸附剂混合而成,所述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沸石分子筛和硅胶,所述吸附剂与发酵液的质量比为1:0.8。
进一步的,所述光合细菌包括:蓝细菌和紫色细菌。
进一步的,所述蓝细菌和紫色细菌的比例为1:1。
进一步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占活菌总数的30%,光合细菌占活菌总数的15%,产碱杆菌占活菌总数的15%,棒状杆菌占活菌总数的25%,诺卡氏菌占活菌总数的15%。
进一步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产碱杆菌、棒状杆菌、诺卡氏菌的活菌总数为1×108个/ml数量级。
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微生物降解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产碱杆菌、棒状杆菌、诺卡氏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至菌种数达到1×108个/ml数量级,制得种子液;
(2)在发酵罐中,以步骤(1)所述的培养基为发酵母液,并将种子液接种到发酵母液中,接种总量为发酵母液的6~10%,32℃发酵培养72h至菌数达到5×107个/ml数量级。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计,含糖量0.6~4.8%、磷酸铵0.3%,用硫酸调节pH值至6.2~7.0。
进一步的,所述的糖类为蔗糖。
进一步的,所述的硫酸的浓度为0.6mol/l。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产品可以应用于城市垃圾处理、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操作简单,成本低,用微生物发酵分解处理垃圾,效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添加了吸附剂,可以除去垃圾中的异味,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生活垃圾微生物降解剂,由占活菌总数30%的枯草芽孢杆菌,占活菌总数7.5%的蓝细菌,占活菌总数7.5%的紫色细菌,占活菌总数15%的产碱杆菌,占活菌总数25%的棒状杆菌,诺卡氏菌占活菌总数的15%与吸附剂混合而成,所述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沸石分子筛和硅胶,所述吸附剂与发酵液的质量比为1:0.8。
其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产碱杆菌、棒状杆菌、诺卡氏菌的活菌总数为1×108个/ml数量级。
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微生物降解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产碱杆菌、棒状杆菌、诺卡氏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至菌种数达到1×108个/ml数量级,制得种子液,液体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计,含蔗糖量0.6%、磷酸铵0.3%,用浓度为0.6mol/l的硫酸调节pH值至6.2;
(2)在发酵罐中,以步骤(1)所述的培养基为发酵母液,并将种子液接种到发酵母液中,接种总量为发酵母液的6%,32℃发酵培养72h至菌数达到5×107个/ml数量级。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西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丹阳西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6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