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27277.3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1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3/02 | 分类号: | F16L13/02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带娣;罗满<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3125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管 接口 结构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管的接口结构及管组件,复合管包括钢质管体,钢质管体至少内表面设置有铜层,其特征在于,接口结构的端部自外向内依次包括弯折段和配合段,弯折段的内径大于配合段的内径;本文中的复合管在与铜管进行焊接装配时,铜管的配合端部套装于接口结构的配合段,焊料可以填充于弯折段内表面与铜管的外表面之间,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焊料与复合管端面接触,从而避免焊料中的磷元素与钢质管体接触,消除现有技术中磷元素融入钢材料内部发生晶格畸变现象,提高复合管焊接后的韧性和塑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并且,焊缝形成于铜层与铜管之间,焊料融化时流动性能不受钢质材料的影响,有利于获得较好的流动性,保证焊缝成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管的接口结构及管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制冷系统管路件的一般都是铜质,因为铜质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加工性,不过铜管的价格比较高,使用铜管越多,产品加工成本越高。故铜管与铜管之间的接口管通常采用铜钢复合管。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铜管与铜钢复合管焊接时组装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铜钢复合管1’主要包括钢质主管体以及设置于钢制主管体外表面或/内表面的铜层。图1中铜钢复合管1’的钢质主管体的内外周面均设置有铜层,铜管2’的焊接管段插入铜钢复合管1’内部。通常,铜钢复合管1’通常使用焊接方式与铜管2’连接固定,焊接时,铜管2’套接于铜钢复合管1’内部或者铜钢复合管1’套接于铜管2’内部,使用银焊或者磷铜焊对两者进行焊接为了节省焊接成本,优选使用磷铜焊。
请参考图2,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焊料其中一部分铺展在铜钢复合管1’的端面11’,另一部分填充于铜管与铜钢复合管1’套接部分之间。铜钢复合管1’与铜管使用磷铜焊接后,铜钢复合管1’焊接段的强度与硬度增加十分明显,导致其韧性和塑性显著下降,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尤其在制冷系统中的低温工作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甚至出现冷脆现象。
因此,如何避免使用磷铜焊后的铜钢复合管焊接段性能变差,消除冷脆现象,进而提高制冷系统的使用性能,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管的接口结构,所述复合管包括钢质管体,所述钢质管体至少内表面设置有铜层,所述接口结构的端部自外向内依次包括弯折段和配合段,所述弯折段的内径大于所述配合段的内径。
本文中的复合管在与铜管(或其他材质待焊管件)进行焊接装配时,铜管的配合端部套装于复合管的接口结构的配合段,焊料可以填充于弯折段内表面与铜管的外表面之间,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焊料与复合管端面接触,从而避免焊料中的磷元素与钢质管体接触,即焊料中的磷元素与复合管的钢材料被有效隔离,消除现有技术中磷元素融入钢材料内部发生晶格畸变现象,提高复合管焊接后的韧性和塑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
并且,焊缝形成于铜层与铜管之间,焊料融化时流动性能不受钢质材料的影响,有利于获得较好的流动性,保证焊缝成型质量。
可选的,所述接口结构具体包括主体段和扩口段,所述扩口段设置于所述主体段的端部,所述弯折段和所述配合段设置于所述扩口段。
可选的,所述接口结构还包括自外向内内径渐缩的锥形连接段,所述主体段通过所述锥形连接段连接所述扩口段。
可选的,所述折弯段与竖直方向的倾角范围为:大于零度小于等于360度,并且所述弯折段的长度大于等于复合管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弯折段为直线段,围成外扩的喇叭口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7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网增强塑料复合管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外挂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