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27712.2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6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邵晨峰;周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6 | 分类号: | H04L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王花丽,蒋雅洁 |
地址: | 51808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光纤成为了信息传输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媒介。为了使用少量的光纤传播最丰富的信息,目前有线传输仍以密集波分系统为主,密集波分系统在传输过程中会带来强滤波效应。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传输从10G/s(每秒钟传输10千兆数据)、40G/s(每秒钟传输40千兆数据)等阶段发展到现在的100G/s(每秒钟传输100千兆数据)、400G/s(每秒钟传输400千兆数据)的传输阶段,随着传输速率不断增大,强滤波效应已成为影响密集波分传输性能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
现有技术中,实现强滤波回溯的方法是采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对加比选部分的输出进行缓存,然后对所有幸存路径的度量距离进行比较,选择度量距离最小的路径作为最后的输出,然而,这种方法实现比较复杂,需要存储的资源较多,会导致硬件资源消耗大,且输出的值准确率也不太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解决了使用光纤传播数据的过程中产生的强滤波效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M个输入数据,所述M个输入数据包括:M个硬比特数据、M个软比特数据和所述M个硬比特数据对应的M个符号位,M为自然数;
根据所述M个硬比特数据和第M个硬比特数据对应的符号位,确定硬判符号;
根据所述硬判符号和所述M个软比特数据中对应于所述硬判符号的软比特数据,确定输出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M个输入数据之后,包括:
将所述M个硬比特数据分别缓存至M个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中,将所述M个软比特数据缓存至M个软比特寄存器中;
其中,所述M个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以串行方式连接,或者所述M个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以并行方式连接。
可选的,所述硬比特数据包括:硬比特数据0和硬比特数据1;
所述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包括: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0和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1;
所述将所述M个硬比特数据分别缓存至M个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中,包括:
将所述M个硬比特数据0缓存至M个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0中,将所述M个硬比特数据1缓存至M个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1中。
可选的,当所述M个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以串行方式连接时;
所述根据所述M个硬比特数据和第M个硬比特数据对应的符号位,确定硬判符号,包括:
确定所述第M个硬比特数据对应的符号位为第一符号位,根据所述第一符号位确定第M个寄存器;
根据所述第M个寄存器中存储的硬比特数据,确定第M-1个寄存器,以此类推,直到M为2,当所述第2个寄存器中存储的硬比特数据为0,确定第1个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0为第1个寄存器;当所述第2个寄存器中存储的硬比特数据为1,确定第1个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1为第1个寄存器,所述第1个寄存器中存储的硬比特数据为硬判符号。
可选的,当所述M个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以并行方式连接时,所述并行方式连接包括:N个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并行方式连接,N为2的倍数;
所述根据所述M个硬比特数据和第M个硬比特数据对应的符号位,确定硬判符号,包括:
确定所述第M个硬比特数据对应的符号位为第一符号位,根据所述第一符号位确定第M个寄存器;
根据所述第M个寄存器中存储的硬比特数据,确定第M-1个寄存器,以此类推,直到M为N+1时,当所述第N+1个寄存器中存储的硬比特数据为0,确定第N个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0为第N个寄存器;当所述第N个寄存器中存储的硬比特数据为1,确定第N个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1为第N个寄存器,所述第N个寄存器中存储的硬比特数据为第N个硬判符号;
根据第N个寄存器中存储的硬比特数据,确定第N-1个硬判符号,以此类推,直到根据第2个寄存器中存储的硬比特数据确定第1个硬判符号。
可选的,所述根据第N个寄存器中存储的硬比特数据,确定第N-1个硬判符号,包括:
当所述第N个寄存器中存储的硬比特数据为0时,确定第N-1个硬比特前驱状态寄存器0为第N-1个寄存器,所述第N-1个寄存器中存储的硬比特数据为第N-1个硬判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7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