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液分流微负压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28606.6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2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聂家义;唐奇梅;蒋开国;文平;姜泽林;李满伟;庾光键;夏若维;易禹;肖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柯林瀚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1/06 | 分类号: | F22D11/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8 | 代理人: | 杨娜,周正雄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星***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流 微负压 蒸汽 冷凝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液分流微负压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蒸汽冷凝水回收主要应用于烟草、食品、电子、石油、化工等行业。现有蒸汽冷凝水的回收方式分为开式回收系统和闭式回收系统两种。开式回收系统具有系统运行稳定的优点,但由于二次闪蒸,使得热量损失占疏水器输出热量的50%-70%,损失掉的软化水占冷凝水量的5%-20%,不仅导致热量回收不彻底,还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热污染与噪声污染,如冷凝水会被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二次污染,对水管和下游用水设备造成腐蚀。闭式回收系统具有热量回收彻底的优点,但因不同工艺的冷凝水进入系统时,由于背压不同,会产生低压冷凝水回水不畅等问题。
现有的蒸汽冷凝水回收方法的操作流程为:用汽设备排出的蒸汽凝结水经疏水器进入回收器,再经汽水分离装置,分离出的蒸汽和产生的二次闪蒸汽存于容器上部;水经过除污装置,清除污物后,凝结水存于容器内;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容器内水位高低由液位计指示并将信号变送给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依据水位高低信号指令水泵启动或关闭,当容器内的水位达到最高位时启动水泵,将凝结水输送到一定的地方;当水位降到最低水位时,水泵停止排水,防汽蚀装置确保排水泵不会产生汽蚀;安全阀当集水容器内压力高于设定压力时自动开启,确保集水容器安全。
然而上述蒸汽冷凝水的回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不能完全实现闭式回收,当系统背压过高时排气阀自动打开进行泄压,造成闪蒸汽排放、浪费;(2)冷凝水回收系统管网背压过高易导致生产设备换热效率低、温度上升难;(3)高温冷凝水水泵汽蚀问题;(4)不能在线检测与诊断疏水系统蒸汽泄漏;当车间各设备的疏水阀出现故障时,蒸汽直接加入至管网及冷凝水回收器内,由于罐内压力过高自动进行排放处理,不能进行有效的报警提示及判断疏水阀出现故障;(5)无法解决冷凝水回收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急处理的问题;(6)不能实现远程监控及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汽液分流微负压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既具备开式回收系统和闭式回收系统的优点,又解决了能量、冷凝水回收不彻底、低压冷凝水回水不畅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液分流微负压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包括冷凝水收集装置和冷凝水回收装置;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冷凝水收集罐和闪蒸引射器,所述冷凝水收集罐的一侧设有第一液位计;所述冷凝水收集罐包括回收腔和处理腔,所述回收腔和处理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回收腔的上部设有第一冷凝水进水口和第一排汽口;所述处理腔的上部设有汽水混合进口和第二排汽口;所述第一排汽口的其中一路连接闪蒸引射器的入口,闪蒸引射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汽水混合进口;所述处理腔的底部设有第一冷凝水出水口,第一冷凝水出水口经输送泵连接三通阀的入口,三通阀的出口一路连接冷凝水回收管道,另一路连接闪蒸引射器;冷凝水回收管道的输出口连接冷凝水回收装置。
进一步,第一排汽口的另一路连接第一自动调节阀的入口,第一自动调节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汽口。
进一步,所述输送泵的入口设有防汽蚀装置。
进一步,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压力缓冲罐和闪蒸汽吸收装置,所述压力缓冲罐的上部与闪蒸汽吸收装置连通。
进一步,所述闪蒸汽吸收装置的内部设有闪蒸汽吸收器,闪蒸汽吸收器的结构为: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闪蒸汽分配器、多孔接水盘和软化水分配器;所述多孔接水盘有多个,多个多孔接水盘之间以及闪蒸汽分配器与多孔接水盘之间均通过微孔水膜吸收组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闪蒸汽分配器的一侧设有闪蒸汽进汽口;软化水分配器通过软化水进水口连接软化水水管,软化水水管上还设有雾化吸收组件。
进一步,所述冷凝水回收管道的输出口连接压力缓冲罐的第二冷凝水进水口,所述第二排汽口经闪蒸汽回收管道连接闪蒸汽吸收装置。
进一步,所述闪蒸汽吸收装置的顶部设有第二自动调节阀和安全阀。
进一步,所述冷凝水收集罐的一侧还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闪蒸汽吸收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压力缓冲罐的一侧设有第二液位计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压力缓冲罐的底部设有第二冷凝水出水口,所述第二冷凝水出水口经水泵管道连接至锅炉房。
进一步,所述水泵包括主水泵和备用水泵,主水泵和备用水泵为电动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用了汽液分流方式,冷凝水可快速从起始端输送至冷凝水回收装置,缩短回收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柯林瀚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柯林瀚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8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