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控快递柜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30809.9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2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肖长亮;芦小飞;刘华;肖曦;徐海宁;张天宇;位晓峰;杨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17/06;F25D1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周永刚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 快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物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控快递柜。
背景技术
目前,快递柜或生鲜自提柜等储物设备因其使用方便不受收件人时间的限制被广泛的使用。快递柜通常设置有多个储物间室,而对于快递柜中寄存有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物品时,快递柜中还需要配置有温控机组,温控机组产生的热交换气体将输送到各个储物间室中。中国专利号:201520129334.9公开了以中低温存储装置,用于快递物流,其中,该装置通过支架将柜体分为多个冷藏空间,顶部的制冷设备产生的冷气输送到各个冷藏空间进行制冷。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冷藏空间室分布的位置不同,与制冷设备的出风口距离也不同,制冷设备输出的冷气无法均匀的分配到各个冷藏空间中,同时,冷藏空间通过中间的过道相互连通的回风与进风将碰撞混合在一起,气体不能有序的循环而形成乱流,导致现有技术中的快递柜温度分布不均匀且能耗较大。另外,在气体流动过程中,不同储物间室中的气体相互交叉流动,容易发生串味的现象,也导致存储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控快递柜,实现提高温控快递柜的温度分布均匀性并降低能耗,同时避免发生串味。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温控快递柜,包括柜体和用于进行气体热交换的温控机组,所述柜体中形成有多个储物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机组设置有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柜体中设置有与所述出风口连接的送风道和与所述回风口连接的回风道,每个所述储物间室设置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进风孔与所述进风道连通,所述出风孔与所述回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孔、或所述出风孔、或所述出风口、或所述回风口上设置有除臭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柜体中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送风道和回风道,温控机组产生的热交换的气体将通过送风道送至各个储物间室中,而各个储物间室中热交换后的气体又从回风道输送至温控机组中循环,实现各个储物间室中的进风和回风互不影响,避免出现进风和回风乱流的现象发生,在柜体内形成有序的循环风,确保冷量及时充分利用,以有效的降低能耗。另外,通过在风循环路径上设置除臭模块,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新进入到储物间室中的气体的味道,避免发生串味,提高储物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温控快递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温控快递柜的去掉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温控快递柜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温控快递柜中内胆与搁物板的组装图;
图5是图4中A-A向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温控快递柜中搁物板与柜体的局部组装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温控快递柜中气体流向原理图一;
图8是本发明温控快递柜中气体流向原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温控快递柜,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中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储物间室100,每个储物间室100设置有可开关的门体2,柜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进行气体热交换的温控机组3,温控机组3热交换后形成的热交换气体输送至各个储物间室100中。柜体1一般可以包括外壳101、保温层102和内胆103,所述内胆103形成所述储物空间,内胆103被分隔为多个储物间室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30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