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夜光层中的光集中头盔内里缓冲织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35268.9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2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华国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华音陶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12 | 分类号: | A42B3/12;B32B27/34;B32B27/02;B32B27/12;B32B9/00;B32B9/04;B32B27/40;B32B5/18;B32B9/02;B32B5/02;B32B3/08;B32B5/06;B32B7/08;B32B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4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夜光 中的 集中 头盔 内里 缓冲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尤其涉及一种头盔内里缓冲织物,属于纺织织物领域。
背景技术
头盔是保护头部的装具,是军人训练、作战时戴的帽子,是人们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多呈半圆形,主要由外壳、内里和悬挂装置三部分组成。头盔内里,可增加佩戴舒适度,主要的是增强缓冲作用,有助抵抗外加暴力,但是常规材料制成的头盔内里缓冲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缓冲力强的头盔内里织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将夜光层中的光集中头盔内里缓冲织物,包括织物基础层,所述织物基础层的两侧由内到外依次设有抗冲衬垫层、发泡层和缓冲层;各层之间通过棉纱线间隔距离后缝合压紧;所述缓冲层的缝合间隔距离为发泡层的缝合间隔距离的倍数;所述发泡层的缝合间隔距离为抗冲衬垫层的缝合间隔距离的倍数;所述织物基础层采用芳纶纤维织成;所述抗冲衬垫层采用微米级硅胶空腔填充而成;所述发泡层采用聚氨酯预发泡填充;所述缓冲层采用SEE生态棉织成。所述织物基础层背面设置有衬里织物层,该衬里织物层,包括夜光层,夜光层的上方设有集光层,集光层上设有若干个凸出的棱形体,夜光层为混纺有夜光纤维的织物,棱形体为三棱体。
优选的,所述缝合间隔距离的倍数为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头盔内里缓冲织物,外部的弧状结构能够提高头部接触的透气性能,并且采用多重缓冲结构,对佩戴者头部的缓冲保护性能佳。
本发明设有集光层,通过集光层上的棱形体可将夜光层中的光集中,增加织物的可视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头盔内里缓冲织物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
织物基础层1
抗冲衬垫层2
发泡层3
缓冲层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夜光层中的光集中头盔内里缓冲织物,包括织物基础层,所述织物基础层的两侧由内到外依次设有抗冲衬垫层、发泡层和缓冲层;各层之间通过棉纱线间隔距离后缝合压紧;所述缓冲层的缝合间隔距离为发泡层的缝合间隔距离的倍数;所述发泡层的缝合间隔距离为抗冲衬垫层的缝合间隔距离的倍数;所述织物基础层采用芳纶纤维织成;所述抗冲衬垫层采用微米级硅胶空腔填充而成;所述发泡层采用聚氨酯预发泡填充;所述缓冲层采用SEE生态棉织成。
优选的,所述缝合间隔距离的倍数为2。
所述织物基础层背面设置有衬里织物层,该衬里织物层,包括夜光层,夜光层的上方设有集光层,集光层上设有若干个凸出的棱形体,夜光层为混纺有夜光纤维的织物,棱形体为三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华音陶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华音陶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352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层上设有凹点头盔内里缓冲织物
- 下一篇:具有永久阻燃性头盔内里缓冲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