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植株样品的消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38551.7 | 申请日: | 2016-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2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张定一;王姣爱;党建友;裴雪霞;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9 | 代理人: | 王博飞 |
地址: | 04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植株 样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测定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小麦植株样品的消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中针对小麦植株中氮磷钾的测定采用NY/2017-2011,采用此方法在操作中,如其中有加入10滴过氧化氢,由于每个厂家生产的胶头滴管以及使用的时间的增加,都会导致每一滴的量不确定,而且操作还很繁琐。另外,消煮温度、消煮时间、消煮次数以及冷却时间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测试结果的不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植株样品的消煮方法,操作更加明确且简捷,而且测试结果更加精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麦植株样品的消煮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粉碎好的小麦干样0.2491-0.2509g,精确至0.0001g,将其装入100ml消煮管的底部,滴入2ml蒸馏水浸透样品,加入浓硫酸5ml,摇匀,静置过夜;
步骤2:将过夜后的样品置于可控温消煮炉上,小火加热,待浓硫酸发白烟后再逐步升高温度,升至375℃开始计时,消煮30 min后,溶液呈现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冷却15min,用胶头滴管加2ml H2O2,摇匀后,加热至微沸,消煮30min后,取下冷却15min,加入1mlH2O2,摇匀,加热至微沸,消煮30min,取下冷却15min,加入0.5 ml H2O2,摇匀,加热至微沸,消煮30min,取下冷却15min,加入0.5ml H2O2,摇匀,加热至微沸,消煮40min;
步骤3:取下消煮管进行冷却,并用少量水冲洗消煮盖,产生的洗液流入消煮管,然后将消煮液无损的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得到待测溶液,可用于氮、磷、钾的测定,每批消煮的样品同时进行两个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产生的误差。
本申请所用的双氧水采用市场购买的30%的双氧水。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确定了H2O2的具体用量,用ml表示,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且操作更加简便。
(2)本发明确定了消煮温度、消煮时间、消煮次数、冷却时间及后消煮时间,单次消煮时间延长,消煮次数减少,总消煮时间缩短。
(3)最后消煮40min的目的是除尽多余的过氧化氢,多次试验表明消煮时间30-40 min之间效果较好,并且强调了每批消煮的同时进行两个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误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植株样品的消煮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所述产品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组合物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小麦植株样品的消煮方法:
步骤1:称取粉碎好的小麦干样0.2491-0.2509g,精确至0.0001g,将其装入100ml消煮管的底部,滴入2ml蒸馏水浸透样品,加入浓硫酸5ml,摇匀,静置过夜;
步骤2:将过夜后的样品置于可控温消煮炉上,小火加热,待浓硫酸发白烟后再逐步升高温度,升至375℃开始计时,消煮30 min后,溶液呈现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冷却15min,用胶头滴管加2ml H2O2,摇匀后,加热至微沸,消煮30min后,取下冷却15min,加入1mlH2O2,摇匀,加热至微沸,消煮30min,取下冷却15min,加入0.5 ml H2O2,摇匀,加热至微沸,消煮30min,取下冷却15min,加入0.5ml H2O2,摇匀,加热至微沸,消煮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385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显微组分分离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点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