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炉门升降液压回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47102.9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2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晓伟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F15B13/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炉门 升降 液压 回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炉门升降液压回路,尤其应用于炉门结构。
背景技术
国外步进式加热炉的应用起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至今,已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上世纪七十年代,步进式加热炉在武汉钢铁厂投入生产是步进炉在国内的首次应用。近十年来,国内钢铁企业陆续建造了许多步进式加热炉以进行产能升级。目前,在国外,奥钢联、德马克、达涅利等钢铁行业最著名的设备制造商均能设计制造步进式加热炉;在国内,1994 年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自主设计的热轧步进式加热炉在武钢投入使用,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现在,北京凤凰炉业公司、北京神雾公司、上海嘉德公司和中冶东方包头钢铁研究设计总院等设计单位均具有步进炉自主设计与研发的实力。
冶金加热炉是工业炉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包括若干子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可根据炉底机械形式的不同,分为辊底式、推钢式、环形式和步进式。辊底式加热炉和推钢式加热炉,是比较原始的产品,环型式加热炉和步进式加热炉是当前技术比较先进的主流产品,其中步进炉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炉型,它是将推钢炉和辊底炉替代的主要炉型。随着它的大量普及与推广,辊底式加热炉与推钢式加热炉将逐步被其取代;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满足轧钢技术大型化、高精度的新要求,步进式加热炉向着大型化、节能环保、无公害以及生产操作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其生产性能,促进冶金工业的进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炉门升降液压回路调节性能较差,工作时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炉门升降液压回路,该型新型炉门升降液压回路具有良好的调整性能,提升了阀体安全性能;在确保炉门运动的可靠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炉门下降时,炉门拉动升降缸伸出,是典型的负值负载,整个液压差动回路中没有速度调节元件,单向节流阀起单向阀功能,在炉门下降过程中,如系统流量足够,无杆腔压力大于平衡阀开启压力,下降速度就只取决于阀和管路的通流能力; 如系统流量不足,可能会出现无杆腔失压导致平衡阀关闭,然后无杆腔建压。
立柱正、侧向与床身导轨面的垂直度,首先调整机床床身水平在标准要求内,然后以床身导轨为基准,检查镗轴垂直方向直线度情况,如果直线度数值大,说明立柱出现垂直方向倾斜,通常采用测准数据后,用高精度镗床对立柱底面进行车削,使立柱垂直方向倾斜达到要求,保证镗轴垂直方向直线度达到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炉门升降液压回路具有较好的调节效果,保证镗轴垂直方向直线度;主轴箱上、下移动灵活自如,确保镗轴水平方向直线度误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炉门机构简图及升降液压回路。
图1中,1.单向阀, 2.换向阀,3.单向节流阀,4.单向阀,5.单向阀,6.平衡阀,7.溢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的,在液压控制回路中取消换向阀 2 和单向节流阀3,增加比例换向阀; 炉门增加一个减速位行程开关;通过改变比例换向阀的指令信号来调节阀口开度,就可以任意调节炉门升降速度。
优选的,立柱正、侧向与床身导轨面的垂直度,首先调整机床床身水平在标准要求内,然后以床身导轨为基准,检查镗轴垂直方向直线度情况,如果直线度数值大,说明立柱出现垂直方向倾斜,通常采用测准数据后,用高精度镗床对立柱底面进行车削,使立柱垂直方向倾斜达到要求,保证镗轴垂直方向直线度达到要求。
优选的,立柱与床身偏斜后,使镗轴水平方向侧母线出现偏移,此时松开立柱固定螺钉,拆出定位销,将立柱校正,移动工作台拖板检查镗轴侧母线直线度在 0. 02 mm 内,重配定位销,压紧固定螺钉,如此来校正镗轴水平方向侧母线的直线度。
优选的,主轴箱与立柱的装配精度,检查中若发现主轴箱压板与立柱导轨面配合间隙过大,则拆下压板,根据实测数据进行配磨; 然后用塞尺检查,保证立柱与主轴箱压板间隙在 0. 03 mm以内,摇手柄检查主轴箱上、下移动灵活自如,确保镗轴水平方向直线度误差。
优选的,重新配铲床身导轨侧面与下拖板接触面处镶条,涂色检查镶条与床身导轨面的接触面积,要求不少于85% ; 用塞尺检查,保证镶条与床身导轨面的间隙在0. 02 ~ 0. 04 mm 内,消除因二者配合间隙过大,造成工作台下拖板左、右摆动,镗孔出现倒锥度情况,如果镶条磨损严重,已经没有调整余量,则重新更换镶条、配铲镶条接触面,保证其接触面积和配合间隙要求,确保工作台移动的直线度要求,这样就能消除镗孔出现倒锥孔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晓伟,未经马晓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47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窑筒体内衬砌筑方法
- 下一篇:一种真空冶炼炉的进料口导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