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彩智能数码纱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55693.4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9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莎;刘晋夫;董艺;林晓洁;熊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景竹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D06P1/16;D06P1/36;D06P1/39;D06P3/52;D06P3/54;D02G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彩 智能 数码 纱线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彩智能数码纱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纱线是由纺织纤维沿长度方向聚集而成的柔软细长、并具有一定力学性质的纤维集合体。按照结构和外形分,分为长丝纱、短纤纱、特殊纱。其中,长丝纱又分为单丝、复丝、复合捻丝,变形纱,利用合成纤维受热时可塑化变形的特性制成的具有弹性或高度膨松性的纱线。短纤纱,按结构分单纱、股线、复捻股线;长丝/短纤组合或复合纱,包括包缠纱、包芯纱、长丝/短纤合股纱。特殊纱的种类很多,比如花式纱线就是一种由芯纱、饰纱和包线捻合而成的纱线。按照组成纱线的纤维种类分纯纺纱、混纺纱、涤/棉纱(T/C纱)、CVC纱等。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纱线的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多样化的需求。其中,尤其是服装用纱线的多样化在近几年更是出现了各种变化。通常,传统服装用纱线通常要求具有很好的吸湿排汗性能,即能够迅速地吸收人体散发的,以汗为主的各种液体物质,籍以降低皮肤的温度和湿度。除了具有吸湿排汗的基本功能外,对于服装用纱线提出了更多样化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多功能的纱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彩智能数码纱线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彩智能数码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准备金属复合粉体,以金属盐与碳纳米管或石墨烯为原料,经过金属盐析法制备出碳纳米管金属复合粉体或石墨烯金属复合粉体;
b、预处理,将有机硅聚酯切片进行预结晶,进行固相聚合,放入到釜式反应器中与步骤a)中的金属复合粉体和有机硅聚醚硅油进行搅拌混合得到聚合物熔体;
c、纺丝,将所述聚合物熔体通过数码控制的双螺杆挤压机进行定量供料,然后进行纺丝,拉伸,后处理得到数码纱线;
d、将所述数码纱线进入染料中进行染色,得到多彩智能数码纱线。
优选的,所述有机硅聚酯切片与碳纳米管金属复合粉体、有机聚醚硅油的重量比为
优选的,所述金属复合粉体中的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的重量比为5-10%。
优选的,所述染料以重量计包括63%-78%的酸性染料,13%-29%的分散性染料,余量的金属络合染料,染料浴比为1:10-1:20。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的预结晶温度控制为197-199℃,预结晶时间为7-9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的预结晶温度控制为197-198℃,预结晶时间为8-9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固相聚合的温度控制在322-328℃,固相聚合的时间为21-23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所述步骤b中固相聚合的温度控制在322-325℃。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在双螺杆挤出机出口之前保持温度在370-375℃进行熔融。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挤出机出口之后保持温度在224-228℃进行熔融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彩智能数码纱线的制备方法,在原料中添加碳纳米管金属复合粉体或石墨烯金属复合粉体作为添加成分,这样可以使的普通的聚酯纱线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根据添加的不同金属成份,可以得到具有不同功能的纱线,碳纳米管或石墨烯本身可以使得金属成分与纱线复合的更好,起到一个连接的桥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织用数码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
a、准备金属复合粉体,以金属盐与碳纳米管或石墨烯为原料,经过金属盐析法制备出碳纳米管金属复合粉体或石墨烯金属复合粉体;
b、预处理,将有机硅聚酯切片进行预结晶,进行固相聚合,放入到釜式反应器中与步骤a)中的金属复合粉体和有机硅聚醚硅油进行搅拌混合得到聚合物熔体;
c、纺丝,将所述聚合物熔体通过数码控制的双螺杆挤压机进行定量供料,然后进行纺丝,拉伸,后处理得到数码纱线;
d、将所述数码纱线进入染料中进行染色,得到多彩智能数码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景竹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景竹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556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