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智能型母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55899.7 | 申请日: | 2016-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5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东;蔡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5/04 | 分类号: | H02G5/04;H01R4/4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母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母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联智能型母线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意指物物相连,万物万联,由此,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母线指用高导电率的铜或铜排和铝质材料制成的,用以传输电能,具有汇集和分配电力能力的产品,电站或变电站输送电能用的总导线,通过它,把发电机、变压器或整流器输出的电能输送给各个用户或其他变电所,数学上指依一定条件运动而产生面的直线。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物联智能型母线的接线装置在母线进行接线的过程中对母线的固定效果不好,从而容易导致母线的松动,因此容易导致母线接头处的松动,从而容易导致母线接头处产生接触不良的效果,从而降低母线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智能型母线系统,解决了接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物联智能型母线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卡块和卡钩,所述卡钩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远离固定块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
所述连接环内穿插设置有瓷管,所述瓷管内固定安装有铁芯,所述铁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远离铁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性铁片。
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片,所述减震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三个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卡环,所述铁芯远离弹性铁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线,所述导线远离铁芯的一端依次贯穿壳体和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外部。
所述壳体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物联接入器,所述物联接入器的输出端与信号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外设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移动终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片。
优选的,所述卡环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线孔。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缓冲块。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智能型母线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物联智能型母线系统,通过对壳体的改良,达到了对母线进行固定夹紧的效果,从而防止母线在壳体中的松动,因此使母线的固定更加牢固,从而防止母线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松动,也大大提高了母线的使用效率,这样即使母线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也不会使母线产生松动,从而保持了母线的正常使用,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2)、该物联智能型母线系统,通过对卡钩和固定块的设置,使连接环可以精密的扣合,从而保持了接头处的接触,从而防止了母线接头处的松动,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卡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固定板、3连接环、4卡块、5卡钩、6固定块、7弹性杆、8滚轮、9瓷管、10铁芯、11导电片、12弹性铁片、13减震片、14弹簧杆、15固定板、16凹槽、17支撑杆、18隔板、19卡环、20导线、21防滑片、22限位块、23线孔、24开口、25缓冲块、26物联接入器、27信号传输模块、28控制器、29数据对比模块、30反馈模块、31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558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电网中各序分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压线路在线核相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