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防真菌黑附球菌H5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61392.2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9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刚;李鹏霞;胡花丽;罗淑芬;周宏胜;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02;A23B7/155;A23B7/15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菌 球菌 h5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防真菌黑附球菌H5及其代谢产物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防真菌黑附球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生防真菌黑附球菌H5及其代谢产物的应用。
背景介绍
目前,我国每年采后约有8000万吨的果蔬腐烂,造成近800亿元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发展贮藏或防腐技术以延长或保持果蔬品质,已成为重要的食品科学研究课题。采后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是造成采后腐烂损失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占有较高比例,包括镰刀菌属、灰葡萄孢属、青霉属、链格孢属等。
目前,控制果蔬采后病害最有效的措施仍是化学杀菌剂处理,但长期使用不但容易引起抗药性导致的防效降低,而且果蔬上农药残留量增加容易带来食品安全问题。果蔬采后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选择对农产品不造成危害的微生物或产物来抑制引起采后腐烂的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采后损失,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一种保鲜方法。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拮抗机理主要表现为抗生、竞争、寄生及诱导抗性等,其中,生防菌利用自身分泌的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生长是一种广谱高效的途径。
要利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果蔬保鲜,关键是获得具有显著拮抗效果的微生物或其产物。黑附球菌属于半知菌亚门附球菌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用于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黑附球菌H5,该菌株对镰刀菌属(
本发明提供的黑附球菌H5的主要生物学特征为: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有气生菌丝,菌落呈土黄色,边缘不规则,有V形分支;分生孢子单生,球形或梨形,一般多胞,深金黄褐色,老熟后颜色变深,通常成熟孢子直径15~25 μm,有时可达50 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黑附球菌H5次生代谢产物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黑附球菌H5的次生代谢产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黑附球菌H5菌株活化后接种至PD液体培养液,避光培养30天,过滤除菌,上清液即为含有次生代谢产物的生防菌液。
所述黑附球菌H5的次生代谢产物还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活化后的黑附球菌H5接种至PD液体培养液中,25℃、200 rpm避光培养30天。将发酵液过滤除去菌丝,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在分液漏斗中萃取三次,合并萃取液,旋转蒸发浓缩获得膏状物即为活性代谢产物,用蒸馏水、甲醇或乙酸乙酯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61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