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纸浆胶联物浮选控制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63315.0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0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5/02 | 分类号: | D21C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53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蜡 控制剂 纸浆 悬浊液 熔融 阳离子淀粉 碱性溶剂 浮选 温度临界点 静置条件 温度降低 混合液 漂浮物 重量份 捞出 漂浮 配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浆胶联物浮选控制剂及其使用方法,在高于石蜡熔融温度的条件下,所述控制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混合并充分搅拌在一起的水、阳离子淀粉和石蜡,通过充分的混合和充分的搅拌形成的控制剂为悬浊液,其中水为80‑84份,阳离子淀粉为2‑8份,石蜡为8‑18份,所述控制剂通过碱性溶剂配置成pH值8‑9范围内的碱性溶剂。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悬浊液倒入纸浆中充分搅拌混合,其中悬浊液和纸浆的温度均高于石蜡的熔融温度;(2)逐渐将悬浊液和纸浆的混合液温度降低到石蜡的熔融温度临界点,此时停止搅拌,并静置,在静置条件下继续降温;(3)待粘附有石蜡的胶联物漂浮在液面上时,将漂浮物捞出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联剂控制剂,尤其涉及一种纸浆胶联物浮选控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制浆造纸行业的三大特点是:原料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二次纤维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二次纤维的利用在今后的造纸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并还将进一步持续增长,但是生产中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最为突出并且较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胶粘物障碍问题。胶粘物主要来自废纸中的胶带、标签、书籍装订用胶或热熔胶残留物、涂布纸的涂料、蜡、油墨连接剂、乳胶、湿强剂和其它聚合物。胶粘物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沉积在滤网上,堵塞网孔,造成滤水困难,增加停机清洗时间;(2)沉积在压榨毛毯和压辊上,缩短毛布使用寿命,影响纸页脱水;(3)粘附在烘缸表面上造成纸页断头;(4)残留在纸页中,形成污点,增加纸病;(5)聚集在白水中,形成阴离子垃圾,影响阳离子助剂的效果,对造纸用水的封闭循环产生影响。
胶粘物按照粒子大小分类可以分为大胶粘物(粒径100或150μm以上直到2000μm)和微细胶粘物(粒径0.003-25μm)。一般来说,大胶粘物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物理机械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筛选、洗涤、热分散等,其中筛选设备中主要是靠精筛去除大部分胶粘物,因此精筛设备的选择至关重要;热分散以及机械分散方法可以进一步碎解较大颗粒的胶粘物,使其分散至肉眼观察不到的状态,最终随着纸浆进入到后续工段,但是并不能防止这些肉眼看不到的胶粘物对后续工段的影响。对于微细胶粘物的去除,化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目前出现的生物酶胶粘物控制剂是一种新型的胶粘物控制剂,该控制剂的作用原理是直接打断胶粘物的酯键连接,降解大分子的胶粘物,使其失去胶粘物本身的粘性,防止了胶粘物在后续工段的重新絮聚。但是对于生产制造类纸厂来说,生物酶胶粘物控制剂的使用会大大增加使用成本,与胶粘物带来的损失相比得不偿失。因此我司在现有工艺的条件下研究新的方法来去除系统中的胶粘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纸浆胶联物浮选控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纸浆胶联物浮选控制剂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其特征在于,在高于石蜡熔融温度的条件下,所述控制剂包括:按照重量份混合并充分搅拌在一起的水、阳离子淀粉和石蜡,通过充分的混合和充分的搅拌形成的控制剂为悬浊液,其中水为80-84份,阳离子淀粉为2-8份,石蜡为8-18份,所述控制剂通过碱性溶剂配置成pH值8-9范围内的碱性溶剂。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熔融的石蜡在水溶液中形成熔融的蜡滴,熔融的蜡粒表面粘附有一层阳离子淀粉。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石蜡熔融温度为52-80℃。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碱性溶剂为碳酸氢钠。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使用纸浆胶联物浮选控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悬浊液倒入纸浆中充分搅拌混合,其中悬浊液和纸浆的温度均高于石蜡的熔融温度;
(2)逐渐将悬浊液和纸浆的混合液温度降低到石蜡的熔融温度临界点,此时停止搅拌,并静置,在静置条件下继续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63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