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钻井实时地震地质综合导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64453.0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5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廖朋;张水山;刘其军;邓萍;刘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35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地震地质 水平钻井 标志层 速度场 油气田 地震反射特征 地震资料 轨迹优化 实时更新 实时修正 改进型 水平段 水平井 油气层 靶点 电性 岩性 地层 三维 邻近 海拔 预测 更新 保证 分析 | ||
1.一种水平钻井实时地震地质综合导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已知油气田工区,对现有三维叠前时间转深地震资料进行解释,落实工区地质构造特征及目的油气层构造形态,以过待钻井井眼轨迹的地震剖面为初始导向模型;
2)根据油气田工区完钻导眼井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对区域地层进行划分,确定区域各标志层及目的油气层与邻近地层的岩性、电性和地震反射特征;
3)正钻井入靶前,及时收集获取新完钻井实钻标志层特征点的坐标、补心海拔和垂深数据,对速度场进行实时更新,并利用最新速度场对三维叠前时间地震资料进行转深处理;然后,在最新叠前时间转深地震数据体中抽取过正钻井井眼轨迹的地震剖面作为改进型导向模型;
速度场实时更新方法如下:及时收集新完钻井实钻标志层特征点的坐标、补心海拔和垂深数据,在老速度场作为质量控制的前提下,计算误差趋势面;再结合获取初始导向模型的速度场对误差趋势面进行校正;最后在控制质量的前提下,对校正后的误差趋势面的全区三维速度场进行修编;
4)当正钻井钻遇标志层后即将入靶时,根据附近导眼井或已钻邻井的油气层垂厚,结合标志层特征与改进型导向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预测正钻井入靶点海拔深度,并进行入靶前轨迹优化;
5)待正钻井入靶后,若初始导向模型中的目的层深度与实钻入靶点目的层深度的绝对误差超过目的层厚度的10%,则及时利用该入靶点实钻标志层特征点的坐标、补心海拔和垂深数据对速度场进行再次更新,获取更为准确的最新导向模型;
6)在最新导向模型的指导下,结合实钻分析,进行水平段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钻井实时地震地质综合导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入靶后的水平段导向可细分为三个方面:钻头在目标层中的位置确认,钻进方向与地层倾角的关系确认,钻头前方地层状况预判及井轨迹调整;
6.1)钻头在目标层中的位置确认:依据标志层特征分析,结合录井岩性、气测及钻时分析,展开小层精细对比研究,确定钻头所处的小层以及距该小层顶底的距离;如遇导向模型目的层深度与实钻目的层深度绝对误差超过目的层厚度的10%,需根据实钻目的层特征点的坐标、补心海拔和垂深数据进行速度场更新与导向模型更替;
6.2)钻进方向与地层倾角的关系确认:依据随钻测量数据与地层倾角关系,判断实钻轨迹与小层之间的相互交切关系;所述随钻测量数据包括正钻井的垂深、测深、井斜角、方位角;
6.3)钻头前方地层状况预判及井轨迹调整:依据最新的导向模型,通过对前方地层产状、构造情况的判断,结合步骤6.1)和6.2)的分析,以控制井轨迹最大限度在优质目的油气层段穿行为原则,对井轨迹作出实时监控与调整,引导定向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644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