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快速制种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765308.4 申请日: 2016-08-30
公开(公告)号: CN106399123B 公开(公告)日: 2019-12-20
发明(设计)人: 陈强;管建华;黄晨阳;张金霞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Q1/04;A01G18/40;A01G18/20
代理公司: 11424 北京修典盛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胡长远
地址: 10008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培养基 母种 制种 食用菌母种 菌种 栽培种培养基 马铃薯全粉 生产成本低 食用菌菌种 液体培养基 中小型企业 纯度检测 均匀接种 菌液接种 菌种制作 生产技术 无异味 栽培袋 重量比 检测 刮取 混匀 菌龄 水中 无菌 匀浆 浑浊 异味 食用菌 澄清 观察 源头 污染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快速制种方法,属于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按重量比1:10~20的比例将食用菌母种加入到无菌水中,匀浆,然后均匀接种于PDA培养基或马铃薯全粉培养基上,培养至长满培养基止;刮取培养基上的母种,加到检测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天后观察是否浑浊、有异味;将澄清、无异味的母种菌液接种到栽培种培养基上,混匀,培养至长满栽培袋为止。本发明还公开食用菌母种纯度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制种方法母种经过纯度检测步骤,避免了菌种源头污染的风险。其次,本发明方法菌种制作速度快,菌龄一致性高。此外、本发明制种方法所需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中小型企业、个人制用菌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快速制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食用菌生产中,菌种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生产的成败,因此,菌种生产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第一步。目前生产上使用的食用菌菌种主要有2种,一种是传统的农业式栽培所使用的固体菌种。依据《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农业部于2006年6月1日颁布),食用菌菌种生产实行母种、原种、栽培种的三级繁育程序。根据《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行业标准NY/T 1742-2009),母种长满90mm平板所需最长时间为香菇14~16天、平菇7~9天、黑木耳14~16天、金针菇10~14天、双孢蘑菇28~32天、毛木耳14~16天;原种长满瓶最长时间为香菇50天、平菇30天、黑木耳45天、金针菇35天、双孢蘑菇45天、毛木耳35天;栽培种长满瓶所需最长时间分别为香菇45天、平菇25天、黑木耳40天、金针菇30天、双孢蘑菇40天、毛木耳30天。因此,这6类食用菌制种所需时间约为香菇110天、平菇62天、黑木耳99天、金针菇75天、双孢蘑菇113天、毛木耳79天。由此可知,传统的食用菌农业式栽培所用的固体菌种存在周期长、生产环节多、操作复杂、生长效率低、成本高、容易造成菌种污染等缺点,而且菌种污染(特别是母种污染)造成的生产事故,往往发生在大规模接种栽培袋后(菌种污染发现滞后),造成的损失很大。另一种是食用菌工厂式生产所用的液体菌种。液体菌种通常是采用生物培养(发酵)设备,通过液体深层培养(发酵)的方式生产食用菌菌种,其具有制种快、出菇齐、转潮快、活力强、纯度高、防污染、缩短栽培周期和成本低等优点,适于进行标准化、工厂化和周年化生产,是食用菌的发展趋势。但是液体菌种制备存在需要较高投资的硬件设备,建设无菌接种间,技术要求高,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等缺点;对于小的厂家或自做菌种的农户,使用发酵罐制作菌种难度很大。故农业式生产食用菌时基本上没有人采用液体菌种。

从上述可知,目前农业式栽培中所用的固体菌种亟需解决生产周期长和菌种污染发现滞后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的食用菌固体菌种生产中存在的生产周期长、生长效率低、菌种污染发现滞后等缺点,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快速制种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母种的繁殖方法。

本发明第三目的在于提供食用菌母种纯度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用液体培养基。

本发明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检测用液体培养基在食用菌菌种纯度检测上的用途。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快速制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母种繁殖:将食用菌母种按重量比1:10~20的比例加入到无菌水中,匀浆,得匀浆菌液;将匀浆菌液均匀分布在PDA平板培养基或马铃薯全粉培养基上;在适温、避光条件下培养3-7d,表面长满为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65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