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数据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77960.8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7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杰杰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14;G06T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8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16104810897、申请日为2016年6月27日、发明名称为“大数据管理系统”的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数据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盗版偷拍一般发生在电影院、剧院、剧场、放映室或歌剧院内,运营方为了避免偷拍行为的盛行,通常会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布置在观众席的周围,每隔固定间隔布置一个,以肉眼观测附近观众的举止行为,一旦发现有观众手持移动终端进行影像的录制或照片的拍摄,立即上前阻止或采用手持红外发射笔进行警告,从而中断观众的偷拍行为。
然而,这种人工防偷拍的方式存在内在的弊端:首先,如果观众席面积较大,则需要安排很多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监视,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其次,工作人员肉眼扫描的方式效率低下,而且人工监视的方式容易发生因为倦怠而放过某些角落位置的偷拍者;最后,在观众附近设置工作人员的方式给正常观看演出的观众带来不适,影响了他们欣赏演出的心情。
由此可见,人工防偷拍的方式具有先天的不足,为了克服上述弊端,降低防偷拍的运营成本,提高防偷拍的工作效率,运营方一直在寻找电子防偷拍的方式进行现场监控,电子防偷拍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在观众手持的移动终端上做文章,在移动终端拍摄时自动检测偷拍行为,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因为偷拍者对移动终端的选择而被规避,另一种是在偷拍现场安置电子干扰设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偷拍者的规避。
现有的防偷拍的电子干扰设备是,将一种红外线装置安置在幕布或舞台的背面,红外线装置发出人眼不可见的红外线,如果偷拍者在进行移动终端或摄像机拍摄,则红外线将干扰偷拍者的摄像机成像,导致偷拍者获得的影像或图像质量低下,无法在市场上销售以及在网络上传播,从而有效维护版权利益。
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一直发射红外线,而且红外线的发射是大范围的,需要从各个位置都发射红外线,成本较高且可行性差。因此现场的电子防偷拍设备还需要寻找其他的突破方向。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现场防偷拍的电子设备,能够通过对现场观众席中观众的行为检测以及通过对现场环境的参数提取来确定现场观众席中是否存在偷拍者,并能够及时对偷拍者所在的位置进行定位,以便于采取相应的定向警告措施,提醒偷拍者放弃偷拍行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数据管理系统,在现场设置观众席图像采集设备完成对观众席图像的提取,引入各种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分析设备判断观众席图像中是否存在可疑的偷拍者,在存在可疑的偷拍者的情况下,提取出可疑的偷拍者所在座位的编号,随后还在现场对环境参数或当前演出内容进行实时检测,以根据可疑的偷拍者的信息和现场检测结果确定真正偷拍者,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能够根据偷拍者位置进行定向提示的机构,从而完全自动地实现对偷拍者的电子式检测和警告。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大数据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飞思卡尔MC9S12芯片、定向设备和提示机构、定向设备分别与飞思卡尔MC9S12芯片和提示机构连接,用于接收飞思卡尔MC9S12芯片发来的驱动控制信号,以控制提示机构的机械化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杰杰,未经刘杰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79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数据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数据存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