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抛光牛初乳咀嚼片的片剂抛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84193.3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2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彩萍;张仕祥;刘海彬;黄静;宋余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B24B29/02;B24B55/06;A23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栾波 |
地址: | 21004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设备 抛光 吸尘空腔 咀嚼片 牛初乳 吸尘罩 刷板 片剂表面 粉刷板 配气盒 吸尘口 颗粒分离 清洗方便 翻转 次品率 进料口 有效地 尘粒 附着 吸除 细粉 去除 连通 粉尘 通气 损伤 减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抛光牛初乳咀嚼片的片剂抛光设备,涉及抛光设备领域,其包括吸尘罩和粉刷板,吸尘罩设置有进料口和吸尘口,粉刷板包括刷板本体和配气盒,吸尘罩的底部与刷板本体连接且围成吸尘空腔,刷板本体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吸尘空腔和配气盒的气孔。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利用气孔向吸尘空腔内通气,使片剂减速和翻转,并使片剂与其表面的粉尘、颗粒分离,通过吸尘口将尘粒吸除,更有效地去除片剂表面附着的细粉;对片剂表面损伤小,降低次品率;达到很好的去粉、抛光的效果,同时,该用于抛光牛初乳咀嚼片的片剂抛光设备结构小巧,清洗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抛光牛初乳咀嚼片的片剂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片剂抛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振荡筛进行,其主要原理为通过震动使片子表面的粉尘颗粒与片剂分离。再通过吸尘设备把抖落的粉尘吸除而起到抛粉效果。振荡筛抛光的去粉效果不好,实际生产中必须先除去大颗粒后,再用纱布擦去表面的粉末,纱布擦拭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污染;另一种是抛光机主要由料斗、抛光筒、密封筒、毛刷、联轴器、分体式轴承座等组成。工作原理是通过毛刷的旋转运动,带动片子螺旋前进,在与毛刷与抛光筒壁的不断摩擦下,使片子外表抛光,被抛光的片子从出料口进入废斗。抛光过程中被刷落的粉粒,通过抛光筒壁上的小孔进入密封筒后,被吸入吸尘器内回收。其抛光效果优于振荡筛抛光,但毛刷容易刮花素片,同时毛刷上的毛容易掉落,带入素片,从而造成污染。由于素片未经包衣,区别于胶囊,素片表面不耐摩擦,素片易碎、次品率高,同时其附着的细粉也比较多,在传统抛光过程中,细小粉末难以除去、并且容易造成对素片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抛光牛初乳咀嚼片的片剂抛光设备,其能够有效地去除片剂表面附着的细粉;对素片表面损伤小,降低次品率;达到很好的去粉、抛光的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抛光牛初乳咀嚼片的片剂抛光设备,其包括吸尘罩和粉刷板,吸尘罩设置有进料口和吸尘口,粉刷板包括刷板本体和配气盒,吸尘罩的底部与刷板本体连接且围成吸尘空腔,刷板本体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吸尘空腔和配气盒的气孔。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用于抛光牛初乳咀嚼片的片剂抛光设备的气孔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段和出气段,进气段靠近配气盒设置,出气段靠近吸尘空腔设置,进气段的直径沿配气盒到吸尘空腔的方向逐渐减小,出气段的直径与进气段的最小直径相同。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用于抛光牛初乳咀嚼片的片剂抛光设备的出气段的轴心线与刷板本体之间的角度为40~80度,进气段的开口角度为40~80度。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用于抛光牛初乳咀嚼片的片剂抛光设备的多个气孔排列形成多排和多列,相邻的两排气孔之间的距离为8~12mm,相邻的两列气孔之间的距离为2~6mm。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用于抛光牛初乳咀嚼片的片剂抛光设备的吸尘口的轴心线与吸尘罩之间的角度为40~80度。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用于抛光牛初乳咀嚼片的片剂抛光设备的吸尘罩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设置于吸尘口的底部。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用于抛光牛初乳咀嚼片的片剂抛光设备的用于抛光牛初乳咀嚼片的片剂抛光设备还包括底座和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底座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刷板本体远离吸尘罩的一侧铰接。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用于抛光牛初乳咀嚼片的片剂抛光设备的吸尘罩为拱形,吸尘罩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刷板本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用于抛光牛初乳咀嚼片的片剂抛光设备的第一连接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件通过连接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84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全自动数控内圆磨进行内孔磨削的方法
- 下一篇:穿戴物试用机器人